城是小城,坐落在群山的怀抱里,一条长安河和一条东河从中静静穿过。山是大山,陪伴在小城周围,没有悬崖峭壁的巍峨与高耸,以其博大而雄浑的气势,围绕着小城。这就是可爱的山城——宁陕。
清晨,在一片喧闹声中,小城在睡梦中醒来,早起的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马路上奔驰的车辆,菜市场里挑筐拎篮讨价还价的人们,河堤边面带微笑、步履匆匆的行人,校园里身着鲜艳校服的红领巾及街道上正弯腰低头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这一切正勾勒出山城一派繁忙的景象。操着山南海北口音的客商和一口纯正宁陕方言的本地人被这山城的美丽拉拢在一起,一起感受着小城经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华丽转身。
站在县城广场上,四面的山像威武的士兵,守护着山城,又像父亲高大的脊梁支撑起小城的一片天空,一溜儿的黄土似起似伏的从山脚绵延到山顶,上面长满了花草和树木。春天来了,树木抽出了新绿,给大山披上绿衣服,整个城沐浴在浓浓的绿意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夏天到了,当到处是酷暑难挨之时,习习的凉风使你不经意间就躲过了夏的炎热,体会到这真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在天高云淡的秋天,群山被染成了五彩斑斓,山上的树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绿的如墨,这儿一从,那儿一簇,一层层一道道的在山腰、在山顶,空气中弥漫着树草叶儿的香味,沁人心脾;而在严寒的冬天里,高大的秦岭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得这里不像北方那样天寒地冻,当一场小雪过后,周围的山尖上覆盖着一层积雪,氤氲的雾气笼罩山头,白雪下面依旧是青的更青,绿的更绿,孕育着无限希望……两条小河的水也随着四季时时变换着身躯与歌唱,既有春的明媚,又有夏的奔放,既有秋的萧瑟,又有冬的徜徉,时而浅唱低吟,时而激情昂扬,时而又悄无声息的流淌,伴着小城追赶幸福的脚步走向远方……
小城不大,人口也不多,没有像紫阳县城那样面临汉江,将城层层叠叠修建在山上,也没有像重庆那样高楼耸立、依山傍水的绮丽仙境,更没有像济南那样的山城名泉各有千秋的鲜明特点,小城只是以其小巧玲珑的袖珍而流光溢彩,以其山明水秀的自然和谐而楚楚动人。参差有致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停放有序的车辆……展现着小城虽小而别有一番情趣。这里虽无大都市那样的繁华似锦,但丝毫不影响在游人中喜爱:来自深山的花菇、木耳、天麻、蜂蜜、猪苓以及五味子猕猴桃等土特产,使宁陕这座秦岭腹地的山城远近闻名,山野菜、熏腊肉带着自然纯朴的味道更使你能深深感受到宁陕人热情好客的情怀,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羊等国家保护动物的欢聚,更增添了山城在地理生态上的特殊性;五郎关、城隍庙、十八丈、上坝河等自然景观又将城的喧嚣融入恬静的山水之中,每到周末及节假日,邀上三五好友,或开车或骑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在悠闲中忘却烦恼,品味这奇特的自然历史文化……
每当夜色降临,整个山城就沉浸在光的与灯交织的世界里。五彩的霓虹灯带把整个山城打扮的多彩多姿,山上环山公园的石梯与长廊一直缠绕着山,光带为山系上一条美丽的闪闪发光的腰带;河边滨河公园或明或暗,随着人们的舞步闪耀;人字桥头,六盏叠灯灯火通明,潺潺水声,清晰的桥影就像传说中的仙境;广场周围,县委、县政府大楼及人大、政协的办公楼流光溢彩、彼此呼应;河堤两岸,长长的灯带连起了长龙,时时变幻着不同的色彩;三处高杆灯和沿街的路灯发出淡淡的晕黄的光,为整个小城蒙上神秘的面纱;大街上流动的车流、商铺与各家各户窗户透出来的灯光交相辉映……天上繁星点点、月光如水,这一切又让人仿佛走进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的街市。
站在山顶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如连绵起伏的波涛一直延伸到远方,山间的小城尽收眼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行人、车辆依旧来来往往,整齐的行道树顺着道路走向远方,清清的河水依旧缓缓流淌,这时,山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岭山间……
这样的山依偎着这样的城,这样的城眷恋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纯朴、厚道的人们,让人觉得生活在山水自然和谐的画卷……真是“人居福地里,心归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