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宁陕

小城 · 老街

作者:熹微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8-09-08 00:00 【打印本页】

    仔细想来,我在那个小城生长,在那条老街上行走,也差不多20年了吧。突然就产生了一种沧桑的感觉,与我这般年纪是不搭调,但对于我的小城,我的老街,却是相宜的了。     两道连绵的山平行排开,一条大河从两山中间穿过,我们的小城就沿着河岸那样依山傍水静静地躺着。历史上说这里是出入陕西的通道,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就有不知哪位皇帝赐名“宁陕”,喻为“陕西安宁”。这件事情不知是真是假,也许是有三两文人见小城太过于平凡,而硬是搜肠刮肚为它找点历史渊源也未可知。不过这个典故真实与否并不重要,这并不影响小城人对此的津津乐道,想着一个如此普通的小地方也曾有过这样的辉煌,谁会不打心眼儿里快乐呢。还有毛楚雄烈士的纪念碑,至今还矗立在小城那个叫东江口的地方,年年有人去祭拜,去献花,祈愿一个英雄的灵魂能在无名小地安息。除此以外,小城好像实在找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只有那份骨子里的平凡和祖祖辈辈流传的安闲顺着大河静静流淌。     老街更是如此,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一直在那条老街上来来回回。好像长久以来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依旧是两旁古老的房屋,中间窄窄的石板路。每天上学的时候,我总是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路两旁的人和事常常让我心里微微一动。冬天的中午,屋檐下总是有花白头发的老人坐着晒太阳,*在椅背上,眼睛微闭,满脸的皱纹也松弛下来,全然一副自在安详。也有中年妇女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织毛衣,聊天,眉飞色舞地说哪个亲戚的女儿嫁了好人家,咬牙切齿地骂自己的儿子总是淘气贪玩,她们并不说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言碎语,所以那声音是毫无顾忌,粗声大气的,有时候隔着街道就在对面高声聊起来,以至于我走了很远还听到那些琐碎而温暖的家常事。还有小孩子,唱着歌谣跳皮筋,高高扎起的小辫儿上下翻飞,总让我看得不想走,突然意识到要迟到了才急急忙忙收回目光。哪家娶新娘子,总会有大红的灯笼大红的对联,还有新娘子大红的礼服,那时候也觉得俗得美丽。很喜欢看新娘子灿烂的笑容,带着娇羞,带着掩不住的幸福,一生中最美丽的这一刻,使站在她身边的人也跟着容光焕发起来。哪一家有喜事,不多一会儿就会传遍整条街,好多人都热心地跑来帮忙,一家人的喜事顿时变成一条街的喜事,整条街都活跃起来,喜气洋洋了。     路两旁的街坊大多把临街的那间房开辟成商店或小吃店,隔几步就会闻到不同的香味,老街上香味弥漫,使得整条街都变得香喷喷的。记忆里更好玩的是几乎家家都把电视摆在小店里,对着店门口,于是当某部电视剧热播的时候,即使是在上学路上也能边走边看,隔几步看一段,一路走过也就看个八九不离十了。现在一想起来还会忍不住微笑,这也算的上是一个极具老街特色的东西了吧。     在小城里,老街那儿过了那么久,以前都不觉得眷恋,突然一下子离开了,待在一个千里万里的地方,才发现丝丝缕缕的怀念总是萦绕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了。常常想以后可能没那么多机会时时在那儿呆着,看我爱看的,感受我喜欢的,心里总是有一丝怅然。当自己还穿着T恤牛仔裙轻轻走在光影斑驳的榕树下的时候,知道北方的家里已经秋风萧瑟了。突然就很想家,想念那些可以看到大风中梧桐落叶簌簌飘落的时光。

    经常翻着日历数日子,春节应该不远了吧。虽然知道自己这句话说的傻傻的,可是期待,依然在心里一点点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