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期(总第一百九十期)

作者:原创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09-12-21 00:00

 

梅子乡激活大学生“村官”优势实现三个“双赢”

    梅子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传扶帮带机制,深入挖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作为“知识群体”的优势和特长,着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压实担子,力促村级事务有序深入推进,确保大学生“村官”得到锻炼、发挥作用、树立形象,实现“双赢”。
   
    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理论素养较深和知识面较广的优势,深入推进学践活动。针对农村基层一些党员文化偏低、理论接受程度偏弱的实际,该乡积极借助大学生“村官”知识优势,实行“送学进村”。大学生“村官”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科学发展观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战略部署向农村党员干部讲清楚、说明白,带领帮助村组党员干部完成规定书本的学习。撰写论科学发展观、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等3篇心得体会文章。通过“送学进村”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村官”认识了进村的路,熟悉了村上的人,记住了村上的事,实现了“基层学践上进度、村官适应加速度”。
   
    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新视野新思路新观念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力推进农民增收工作。“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建设移民工作是该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系统复杂的重点工作,也是锻炼大学生“村官”的有效载体。该乡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其优势,时刻做到把政策规划说在嘴上,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中,及时梳理归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查找分析制约本村科学发展、阻碍农民持续增收的深刻原因,主动探索库区边贸经济的发展潜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协助制定完善整改落实措施,在推动形成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紧密结合“2008-2012农民增收规划”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制定本村的规划思路和制度机制,形成农村和谐稳定、农业稳定发展、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氛围,实现“群众有财路、村官有思路”。
   
    三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上下联系协调、左右信息通畅的优势,有效改善干群关系。大学生“村官”的“信息纽带”优势既能上下联系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又有利于促进农村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村级事务。同时,大学生“村官”自觉发挥做干部群众的辅导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惠农信息的传递员、决策议事的参谋员、县乡村组的联络员和基层党建的工作员的“六员”作用,实现了做到“组织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