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宁陕县城东,沿东河逆水而上,行三公里,便可看到宁陕著名旅游景点──太白神洞。此洞悬挂在公路北侧高约百余米的峭壁之上,洞口有清朝光绪二十二年西安知府文人贺培芬题写的“太白神洞”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洞外左侧石壁上又有清朝宣统三年仲春宁陕县知事谢莹题书的“神泻碧空”摩崖石刻和“石洞生奇观,奇奇奇!世人观胜景,值值值!”的石刻楹联。这一奇特景观的形成,源于一段“龙王报恩”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唐贞观年间,泾河老龙王因饮食不慎,突患喉疾,一时间咽喉红肿,水米不进,命在旦夕。正当整个龙宫不知所措,慌作一团之时,忽见一老年乌贼向龙王建议,何不请神医孙思邈前来为大王医治。龙王当即采纳了乌贼的建议,为尊重起见,派龙母和龙太子二人携重金前往陕西孙家塬恭请神医。
话说孙思邈乃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氏。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天资聪颖,人称神童,7岁即可日诵千言,20岁即精通老、庄、佛学。从小立志专攻医道以济世救民,尤其精熟炼丹之术。所有经孙思邈治疗的病人都为药到病除,常有起死回生的奇迹。这一日,孙思邈正坐堂行医,忽见一穿着得体的中年妇女和一英俊青年急匆匆走到堂前,英俊青年见到孙思邈便双膝跪下,两眼含泪,望着孙思邈请求说:“定请神医救我父亲性命。”中年妇女连忙将聘礼放在桌案上躬身说道:“我家远在泾河深处,我丈夫得了喉疾,数日未进饮食,有性命之忧,万望神医动步到家中为我夫疗疾。”孙思邈见状,猛然想起昨夜有一百发老翁托梦于他,言说:“明日有母子二人前来请你治病,你一定要去,因为这是泾河老龙王派来的龙母和龙子,专程请你前去救他的性命。你若治好了老龙王的病,龙王日后定会为百姓做善事予以报答。”于是,孙思邈当即答应随母子二人起程前往泾河。且说孙思邈有一座骑是一只斑烂猛虎,这只虎因兽骨卡在喉管生命垂危,恰逢孙思邈上山采药而发现,他立即为老虎施行手术取出骨头并在伤口敷以药物,老虎很快便能进食,不日恢复了强壮的身体。这只虎为报孙思邈救命之恩,便自愿充当其座骑,以方便神医出行。只见孙思邈骑上猛虎,母子二人现出龙身,腾云驾雾,不一时便来到泾河龙宫。孙思邈跳下座骑径直奔向龙王床前,经观察伤情,把握脉象,很快确诊为食道癌症。孙思邈沉思片刻,决定采取外敷内饮之术进行治疗,但必须有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三十天,而且必须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任何干扰、绝对安静的一个山洞内进行疗养。孙思邈将这一条件向龙王提出,并说:“在你的龙宫里养病是绝对不行的。”泾河龙王情急之下,只好求助于自己的好友太白金星。不一会儿,太白金星便接到泾河龙王的求助信息,火速腾云赶到泾河龙宫,听完孙思邈的治疗方案,立即带上龙王和孙思邈,三人登上云头,向秦岭以南的万山群中找寻疗养洞穴。三人驾祥云,越秦岭,过平河梁顺长安河南下。太白金星打开天眼可看到地下数尺,一路仔细观察尚未发现称心之处。这时,他们行至五谷关上空,但见五个山头夹着五条河谷汇于一处,地势奇特而险要,是一处天然屏障。突然,太白金星发现五谷关向东有一方圆数十亩的平川,平川的上端有一青龙山,此山地形陡耸,遍布奇松怪石,山的四周林海茫茫,万木峥嵘,山间雾气缭绕,气候宜人。太白金星启动天眼再度观察,突见距河水约百余米的陡岩之中有一天然洞穴,洞口却被林木巨石遮挡,常人是无法看到洞里情景的。金星心中暗想:此洞就是老龙王疗养的地方了。只见他将拂尘一挥,轰隆一声巨响,山崖上便现出一洞口。三人降下云头,进得洞内,但见洞顶如天穹苍茫,石柱擎天,峭拔挺立。石笋、石塔、石人、石兽惟妙惟肖。洞的深处泉水清澈见底,香甜的山风习习吹来,让人心旷神怡,真是一个疗养的绝佳境地。太白金星将老龙王和孙思邈安顿就绪之后,自己便返回天庭。孙思邈在洞内潜心为龙王疗病,转眼三个疗程已满,老龙王喉疾痊愈,体质康复。离别之时,老龙王问孙思邈:“你救了我的命,你又不贪图钱财,让我怎样报答你呢?”孙思邈说:“只要你为此地的黎民百姓做四件好事,也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了。”龙王问:“哪四件好事?”孙思邈说:“第一,确保此洞方圆百里三年风调雨顺;第二,为百姓过红白喜事提供足够的餐具用品;第三,在此洞内造制玉石花鸟、人兽佛像,再生奇潭异水,鱼虾潜游,供游人观赏;第四,让洞内长年仙气缭绕,使远近百姓求医即愈。”龙王满口应承,保证一一办到。二人各自回家暂且不表。再说玉皇大帝听到太白金星汇报孙思邈为泾河龙王治病一事后,为人间有此神医而深感欣慰,立即封赐孙思邈为药王神,并赏溷猪一头供其享用。但负责传送御品的殿前将军在途中私自贪用了猪头,只给药王送去了一无头的猪身。玉皇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下令将这名殿前将军罚变成一只乌龟,用铁练锁在药王殿下听候药王差遣。于是太白神洞内便有了链锁乌龟的典籍和景观。
且说自龙王病愈之后,五谷关方圆百里连续三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享太平。每逢红白喜事,亲朋好友相互送物、送钱,帮忙料理,十分热闹。游人络绎不绝,求医问药无不灵验。遗憾的是各家各户最困难的一件事便是摆酒席的盘碗杯筷十分紧缺。某日,旱坝一吕姓大户嫁女,家中总管正为解决数十席酒宴用的餐具发愁,当天晚上忽见神洞之上闪出一道红光祥云,祥云上有一白发老人对他说:“我知道你正为借餐具而发愁,你只要把所需器具用红纸写一清单,再写上借据二字,署上主家姓名,将借据放在半山洞口之后便悄悄离开,第二天只管在洞口搬运所需器具就是了。但是用毕之后必须清洗干净,照清单数目一个不少地原物送还,只需照样放在洞口就行了。”管家甚觉奇怪,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白发老人所言的要求做了。果然十分灵验,一下子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此消息迅速传开,各家各户照此效仿,洞内有求必应,百姓皆大欢喜。凡是讲求诚信的住户,均可享受洞中借物的待遇。如此数年,这里民风更加淳朴厚道。
岂料人上一百,各种各色。某日,当地一姓钱的住户家中办理丧事借洞中餐具之后,将破烂的、陈旧的劣质餐具用来凑数,派人送到洞口奉还,以为抽走借据后便可了事。岂料第二天钱家大小十余口人都头痛难忍,经治疗数日后虽保住性命,便有的聋,有的哑,有的痴,有的呆,从此家道衰落,一蹶不振。这算是给不讲诚信的人一个教训。虽经此事,洞中仍然供应餐具。孰知事隔不久,当地有一周姓大户,家中有一少爷自小顽劣,吃喝嫖赌,五毒俱全。他常听人说,洞中借物不可窥视,心想我偏要去看个究竟。一日,他借着酒兴,钻入洞中,躲在阴暗的角落,等待观看洞中搬动餐具的实况。不到一个时辰,周少爷便看到洞内一路走来十余名绝色美女,个个貌似天仙,手捧洁净的餐具,迈着轻盈的脚步,一人挨着一人向洞门口走去。周少平日调戏良家妇女是家常便饭,此时见到如此貌美的女子,便再也按奈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抱住其中一女子欲行非礼。众女子见此情景,突然散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剩下周少一人,只见他迷迷糊糊,跌跌撞撞,到得洞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而亡。自此之后,众乡民再也借不到洞中餐具了。
再说老龙王向孙思邈许诺的第三件好事是把这一山洞向游人开放。这一日,龙王设宴邀请多年至交的众位神仙。席间,龙王向众神仙提出帮他了却这一心愿的请求,众神仙欣然应允。于是,凡过往青龙山的各路神仙,个个都落云进洞一观,他们各自把随身携带的奇珍异宝、飞禽走兽连同自己的塑像留赠洞中,以示锦上添花,故而今天的太白神洞才有如此奇妙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