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县当前公共资源交易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谢立新 来源:县纪委 发布时间:2013-07-09 10:42 【打印本页】

    按照工作安排,笔者近期参与了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相关调研工作,现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提出,以期共同促进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工作。
    

    一、交易市场建设及运行情况
    

    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和物资及服务招标采购交易市场。1999年《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后宁陕县即成立了宁陕县政府采购(会议结算)中心,2004年宁陕县制定下发《宁陕县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细则》(宁政办发[2004]18号文件)以后,先后设立了建设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三个专业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至此,这四个单位和机构即承担了全县相关部门行业的政府采购和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监督管理和组织工作。按照《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有形市场管理办法》的要求,宁陕县于2003年8月成立了“安康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宁陕分部”,开展了房屋和市政工程招投标进场交易活动。二是国有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在国有资产处置交易方面,宁陕县自1998年在企业改制时即成立了宁陕县资产变现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后设立了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履行全县国有资产的监管与处置工作。土地及矿产资源的招拍挂则由县国土资源局所属的交易中心进行。
    

    据备案情况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县公共资源市场交易额为209,043.5万元。其中:房屋市政交易项目数108个,交易额22,915.22万元;交通工程交易项目数73个,交易额106,043.6万元;水利工程交易项目数195个,交易额11,700.66万元;政府采购交易项目数177个,交易额12,675.7万元;土地使用权和矿产权出让交易项目数30个,交易额54,897万元;其他(土地开发整理)交易项目数6个,交易额573万元;产权交易项目数30个,交易额238.32万元。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和健康有序的原则,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加强行业监管,不断完善全程监督机制体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招标投标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中,严格实行了招投标制,防止暗箱操作。明确规定:凡是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国有资金投资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的工程,金额在30万元以上,一律要进行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工程可以经县招标办审查同意,经县监察局备案后实行邀请招标并全部实行派员监督。公开招标的项目,必须在宁陕县政府网站及其他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中标的结果公布三天后方可办理中标通知书。近年来各项工程项目基本实行了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投标备案率达到了100%。
    

    二是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制度体系,实行综合监督。无论是工程项目还是资产资源处置,任何一个部门均不能单独完成,必须接受财政、审计、监察及检察院等部门机关的监督,实行多部门、多环节、深层次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监督。凡属招标资料不全,无财政、监察备案意见和审计报告的,一律不得借支和结算款项,工程项目不得验收,资产转移不得办理登记手续。
    

    三是赌塞漏洞,节约了建设资金。通过实行信息公开化,落实招投标和土地资源招拍挂制度,达到了开源与节流的目的。仅2010年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节约建设资金达到418.53万元。资产资源的处置价格实现了高于确定的底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情况正常目前尚未发现有违纪问题发生,但由于宁陕县的经济发展客观条件所限,尚无独立的资产交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公共资源综合统一的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招投标有形市场建立不够全面规范,形成“九龙之水”的格局。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工程招投标仍然维持管办合一的方式;二是市场主体资质不足。由于经济基础的限制,宁陕县工程建设市场发育滞后,房屋建设有资质的企业仅有一家,而其他交通、水利等行业的施工队伍均为无资质的“散兵游勇”,没有一家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三是专家人才奇缺。在专家队伍建设上,宁陕县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偏少,县境内无一名技术人员列入省上的专家库,招投标的评标中技术评价方面明显不足;四是监管难度大。在施工管理上,由于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交通、水利工程的农民工队居多,形成管理上的困难,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四、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建设的对策
    

    结合宁陕县实际,按照“优化机构设置,构建管办分离”的监管体制总体构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全县综合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平台。首先将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房建、交通、水利、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房产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等从事交易活动的单位从原主管部门中剥离出来,统一由新成立的“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政府职能部门依据职能履行监管职责,监察机关依法全程监督。改变与纠正各自为政、管办合一的垄断格局,搭建由政府主导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形成固定的有形交易场所。同时,抓好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增强部门行业监管、行政监察和财政审计监督,加大社会公众和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二是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要建立和健全分工明确、相互制约、监督有力的制度和运行操作体系,突出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跟进监管,真正形成全程监督。
    

    三是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形成有序竞争,促进人才引进,解决宁陕县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在市场主体等方面出现的“短板”问题。
    

    四是着力推行和积极参与网络化远程电子评标平台建设与实施,建立公共资源网络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