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似中国地图形状的坡积体日前在宁陕县新场镇被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一行意外发现。
7月8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一行,来到宁陕县新场镇花石村的秦岭大梁拍摄羚牛。摄制组一行从宁陕县与周至县接壤的秦岭南天门出发,沿秦岭大梁西行,走了约1公里多的路程,在一处山梁平台上拍摄羚牛踪迹时有了意外发现。从平台上远眺,东南面的一座山坡上,举目皆绿,但在靠近山巅的地方,有一处灰白色的碎石破面。整个碎石破面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形状像中国地图。
林木茂密的山坡上,为何会突兀地出现一片别处很难见到的碎石破面?与摄制组同行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郭安林解释说,这些碎石破面,专业上称为坡积体。它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接近秦岭分水岭梁顶,倾角在50~60°之间,在山体同侧基本平行展布。经观察,组成坡积体的岩石多为青灰色砂岩和黑云母石英片岩。岩石碎块呈不规 则 棱 角状,多在几十厘米至1米大小。这些岩石碎块源自中泥盆世古道 岭组,主要由砂岩和片岩分别为块状构造和片状构造组成。砂岩发育多组节理,砂岩和片岩均极其破碎。
“坡积体的成因有不同说法。一种认为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另一观点认为属于岩石崩塌所致。”郭安林教授在分析这一处坡积体的成因时说,从野外观察来看,当地缺少任何冰川构造以及冰川沉积的地貌特征,冰川成因的可能性极小。岩石崩塌造成坡积有极大的合理性,其理由有三:一是砂岩和片岩极为破碎,容易崩塌。其出露高度使冬季长时间的冰冻作用加剧了破碎程度;二是岩石出露位置山体坡度较大,重力不稳,易于发生崩塌;三是坡积体的发育特征类似于川西甘南一带,那里气候干冷,岩石破碎,岩石崩塌现象随处可见。
据悉,宁陕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拍摄6集大型系列片《奇幻安康》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栏目组将拍摄反映老城古城墙、城隍庙的《漂浮的庙宇》和反映良好生态环境的《神秘的“不速之客”》,该节目将于今年11月份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