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娘的痛---写在儿子生日 (县委办 邓小鹏)

作者:邓小鹏 来源:县委办 发布时间:2013-07-24 16:56 【打印本页】

    “儿的生日,娘的痛日”。小时候每到生日,母亲总会一边轻轻地在我身上拍两下,一边用浓重的乡音有意无意地说道这句话,而我总不以为然地抢白躲闪,也从未细细品味饭桌上多出的那枚水煮彩蛋,末了,一个人喜滋滋地躲在小屋独自享用生日得到的泡泡糖、冰棍,陶醉在花花绿绿的印画和小人书曲折的故事情节里。
    岁月变迁,很多年了,淡忘了生日,也淡去了对礼物的渴望,只是那句话却时不时浮出脑海,尤以幼子出生时感悟最深。8年前仲夏夜大暑,经历了一天一夜的腰酸背疼、脘腹翻腾,在医生护士的轮番劝说下,我无奈的选择剖腹生产,“五花大绑”的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巨大的无影灯悬在空中,听着医生护士术前的准备,一种即将面对死亡的恐惧袭上心头,麻药的极度不耐受,疼痛加剧,半清醒状态下听着刀剪在肚皮上划过的“滋啦”声,忍受那无法形容的痛楚,上午十一时,儿子剖腹而出,嘹亮的哭声响彻手术室,我却在极度的疲惫中昏昏睡去。术后遵医嘱一夜不能翻身、不能吃饭喝水,大热天里感冒日夜不息的咳嗽,伤口无法愈合,长达一月的医院观察诊治,常规输液手背上大大小小的针眼,忍着痛苦看着医生将手术溃疡创面刮得鲜血直流,去除污物,酒精例行消毒清洗,然后塞进黄纱条,那种无法形容的狂躁痛楚,无以言状的寂寞忧郁,深深根植在心里,那一刻,初为人母的我深深体会到母亲当年话语里不经意中的无助痛楚。
    幼子一天天长大,生日时节,看着小小的他闭着眼睛、噘着嘴吹蜡烛,长长的睫毛在烛光里闪着晶莹的光彩,总让我忆起和他初次相遇的早晨,护士抱着刚出生的他轻轻拂过我的脸颊,柔软的小耳朵摩挲我的耳朵,痒痒的,麻麻的,而他温润的嘴唇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美妙,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让身体的痛楚在生命诞生的一瞬间消失。这个声音洪亮、五官端正、头发黝黑、四肢健全、净重3.5公斤、身长50.2厘米的小天使,步入我和先生的世界后带来全新的感触和挑战,尤其是我忍受着术后的腰酸背痛、大汗淋漓,小家伙烦躁的苦闹,不耐其烦地为他洗去污垢,擦干身体,扑上香香的痱子粉,抱着他四处观看,为他读书弹琴唱歌,搂着他跳舞入睡,为他做饭洗衣,教他爬行、说话、识字、走路、骑车、溜冰,牵引他迈进学校的大门,其中不乏生病发烧时没日没夜的守候,烫伤后一整夜的吹气摇哄,拉肚子换尿布的手忙脚乱,每一次都充满无比的艰辛和期待…….
    如今,小家伙上一年级了,学会了很多汉字,组词造句也一日胜过一日,趁我不注意时,偷偷用拼音输入法模仿我和同事QQ聊天,悄悄在网上玩小游戏,也发心情留言:“发烧了、郁闷、痛苦…..”,惹得我哭笑不得。看小家伙写的日记:“我帮妈妈打水洗衣服,我弄坏了笔架,妈妈给我买了陀螺,我好开心,我和妈妈下象棋,我自己去理发……”简单的话语,童稚的心情,错字、不规范的字,读着读着,小家伙乌黑的眸子,可爱的歪脑袋,让人怜惜的模样便映入眼帘。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最好礼物,他从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与父母相连。尽心抚育、教导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本领,让我们的经历成为他成长的动力,这一切让我在母性的痛楚中破壳成熟。想着母亲当年的话语轻轻祈祷祝愿:“如果有来生,我依然愿意享受上天赋予的机缘,我愿意风雨路上我们共同走过,也愿意用人世的循回继续去感悟。”
    学会感恩,珍惜生命中每一个与你来擦肩而过的人,用心感悟,珍惜每一个黎明与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