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农业局关于对政协宁陕县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复函

作者:农业局 来源:农业局 发布时间:2013-11-19 11:15

  类别:A

宁农业函〔2013〕47号                      签发人:周晓宁

宁陕县农业局
关于对政协宁陕县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复函

马玉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食用菌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一如既往的关注宁陕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不论从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还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出发,我县的食用菌产业已经走到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资源不合理消耗、产业规模缩小、农民收入下降、品种单一、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已经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管领导3月份就开始进行了密集的调研,调研报告近期提交县委、县政府会议讨论,届时将出台鼓励、支持、引导食用菌产业加快转型的政策文件。
  作为食用菌产业主管部门,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一方面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建议,主动与相关林业部门做好衔接工作。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
  一是提升业主实力,加快秦南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秦南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去年已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农业园区,今年一旦通过省级验收,企业得到资金和项目支持的力度和机会将会更大、更多。我们在逐步扩大园区规模,不断完善园区功能的同时,引导业主调整品种布局,上马工厂化杏鲍菇项目,提高百灵菇、鸡腿菇、茶树菇等珍稀品种和草腐菌比重,通过园区,辐射、带动全县栽培品种和种植模式转型。
  二是积极争取食用菌产业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在我县建10000平方米食用菌干鲜品交易市场、5000立方米的食用菌气调库和100亩珍稀食用菌驯化基地,项目报告分别于今年的元月和5月报送省农业厅,建设资金计划已下达。
  三是加开食用菌新品种研发。2012年开工建设的宁陕县食用菌菌种研发中心科研楼、实验室、检验室、专家大院、实验基地、菌种厂等已基本完成建成,参与合作的有关科研单位已按合作协议开展研发、驯化等工作。

 

宁陕县农业局
2013年6月18日

联系人: 吴刚              

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宁陕县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案第08号

案       由: 关于优化食用菌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的建议
提 交 日 期: 2013-1-24   提案来源:本人撰写          是否调研:是
第一提案者: 马玉平        界    别:科技界           提案类别:经济发展
建议主办单位 农业局        会办单位:林业局           办复时限:2013-8-20

 

关于优化食用菌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转型的建议


  案由: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这无疑对我县发展传统的木腐菌是一次挑战,也是促进产业再次转型发展的一次机遇,面临新形势,我县必须立足山林调结构,大力发展当地野生珍稀、生态草腐菌,变直接利用为间接利用,走永续循环发展的路子,才是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在我县技术成熟、市场对接,发展的规模快速增加,每年发展规模均在2000万袋左右,根据林业部门测算,每立方木材可发展600袋食用菌计算,年消耗木材3.4万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在交通方便,人口集聚区,也就是生态薄弱区,这与我县提出的“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是相悖的,为此,要是食用菌产业能持续发展就必需由木腐菌向草腐菌转变,由设施栽培向林下种植转变,由传统栽培向园区生产转变。
  建议:
  政府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一是林业部门不在生态旅游区、封山育林区,西汉高速和210国道沿线两侧直观坡面安排设计采伐计划,强力推进其转型发展;二是秦南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要逐步扩大白灵菇、平菇、茶树菇、鸡腿菇的生产规模,引领、示范其转型发展;三是农业部门应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应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快羊肚菌、牛肝菌、黄丝菌的野外促繁进程,我县选育出更多,优质野生珍稀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