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要让“办事”与“吃喝”绝缘

作者:龚佑祥 来源:检察院 发布时间:2014-05-12 08:06 【打印本页】

    中央八项规定下发后,己在全国各地贯彻落实。时下,公款吃喝风己经大大收敛了,高挡饭店酒楼和一些上挡次的‘农家乐’生意清谈起来,便是一个明显的征兆。分析公款吃喝的资金来源,机关部门、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企业。企业公款吃喝中,除了本企业“自费自吃”,相当一部分属于“宴请”。这“宴请”中间,一部分对象是能为企业“办事”的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企业用公款吃喝办法,目的是使一些职能部门人员敝开“方便之门”。
    随着公款吃喝风遂渐得到刹住,有的部门、企业经营人员在高兴之余,也产生了一些顾虑;过去“吃”了“办事”比较痛快,得心应手。如今不吃饭了,会不会该办的事办不成了。
    一些企业和部门的这种担心,值得引起我们各级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这里,实际情况会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多数职能部门的人员,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秉公办事,他们为企业“办事”,是坚持原则,与“公款吃喝”没有关系。不论“公款吃喝风”盛行时,还是“公款吃喝风”收敛时,大多数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员都对该为部门企业办的事负责尽职。另一方面,确有少数职能部门的人员,过去在“公款吃喝风”盛行时“吃惯”了,谁请吃饭,就给谁开“绿灯”,办事快,雷厉风行,办事不讲原则。如今刹“公款吃喝风”了,“吃”不成了,“办事”也不热情了,“积极性”不那么高了,一些部门、企业上门办事,就会以种种理由搪塞、推诿、拖拉。
    两种情况,一个是“主流”,一个是“支流”。要肯定“主流”,也要拼弃和治理“支流”。
    政府职能部门,对广大企业来讲,是服务机构,公仆职能,同时也是监督机构,做事必须坚持原则,公平对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游泳”,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和帮助,为它们配备好护航的“救生圈”。这就为双方之间建起了密切的社会关系。政府职能部门,办事要讲三个字,这就是“公”、“正”、“廉”。只有如此,才会树立起完好的形象,才会让广大企业感到可以信赖。做到了“公”、“正”、“廉”,无论部门和企业在找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时,也会有个“约束”。合理合法的要求有办成的希望,而不合理、不合法的事压根别去找。
    “不吃饭”不等于“不办事”。“办事”与“吃”本来毫无关系。过去个别“办事”与“吃”之间“有关系”的现象,正在得到矫正治理。对广大企业来讲,应该把顾虑打消掉,该办的事情,理直气壮地去办。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要发扬好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管理,在“公”、“正”、“廉”三方面迈出创新步,以实际行动让企事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