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宁陕县人民政府县长唐新成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福的陪同下,带领县政府办、扶贫、水利、移民等县直部门负责人深入贫困村——梅子镇北昌村进行调研。
边走边查看村貌
早上9点多,唐新成一行驱车来到梅子镇北昌村寇家湾组,在梅子镇党委书记陈华、村支书王兴军的陪同下,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实地查看,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入户调查
梅子镇北昌村海拔只有700米,但是所有的农户均散住在汶水河旁边的山坡上,全村73户248人,贫困户占90%以上,当地老百姓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少量的种养业维持生活现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随行的梅子镇党委书记陈华风趣的介绍:“看到屋,走到哭”、“通讯靠吼、治安靠狗”,这就是北昌村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北昌村支书王兴军汇报村情
车只能开到村委会,半山腰上只有泥巴土路,随行随走,不时遇到老百姓,唐县长都要上去与他们攀谈,了解他们家里的情况。步行10分钟,唐新成一行首先来到贫困户吴选芝家中,“家里靠什么维持生活?”,“每个月领到养老金和老年津贴了没有?”寇家湾组71岁的村民吴选芝告诉唐县长,家里有7口人,主要靠儿女打工维持生活,孙女县城上学。“你每个月可以领取105元的养老金,50元的老年津贴”,听到这个消息,吴选芝高兴的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这是我老婆子有福啊!在随后的攀谈中,得知自己的孙女得了白血病后,唐县长曾为其捐钱时,吴选芝感动的说,你就是给我孙女捐钱的人啊,以前我听家里说过,今天终于见到唐县长本人了,太感谢了!“应该的、应该的,以后这里的群众都要搬迁修成楼房,下面的河里要修桥,村里通上水泥路,你们的生活条件就会好起来了......”
与村民交谈
随后,唐县长来到特困户冯怀义家中,交谈中得知吴怀义家里6口人,主要靠猪、养牛维持生活,还养活有五保户时,唐县长心情沉重的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我很揪心啊......
步行30分钟,翻过一个小山梁,最后,唐县长一行来到贫困户龚春武家。龚春武的家住在山坡下,唐县长一行刚到龚春武家的菜园子,就大声与站在门口的龚春武打招呼,天气虽然炎热,但是在与龚春武的攀谈中,唐县长始终都在认真听,得知这户的年轻人也是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加之村上也没有村医,老人看病新农合报销非常不方便。村支书王兴军接过话说,以前村里群众新农合报销主要是村干部每个月去给报销,时间间隔太短了,去一次镇上卫生院太困难了。“回去后,给合疗办说下,针对我县北昌村这样的情况,本着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能否把报销间隔时限调整到半年报销一次!”唐县长给随行的办公室主任刘昌志叮嘱道。
老远和村民打招呼
从龚春武家里出来沿原路返回时,正是中午太阳最热的时候,走在上梁的土路上,顶着烈日唐县长虽然汗流浃背,但是他始终不停的向随行的梅子镇工作人员、北昌村的干部了解村上的情况。
询问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中午12点多,唐新成一行来到北昌村委会,在会议室里,与随行的部门、镇上的负责人、村上的干部进行了详细的座谈,认真听取了村民急需解决的村道路硬化、移民安置点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存在的资金紧张等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在听取扶贫、移民、水利和镇、村同志的汇报后,对村上的发展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唐新成要求,县上的各相关部门,镇党委、政府要支持村支两委班子工作,要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帮扶力度,扎扎实实把北昌村的脱贫致富工作的做到实处。
唐新成指出,就目前来看,北昌村有三大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行,没有通村水泥路和桥梁,二是没有医疗机构,三是没有稳定支撑农民收入的产业。如何改变北昌村落后的发展面貌,一定要围绕路、桥、房三大个方面做文章,北昌村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淹没区,村上一定要抓住引汉济渭实施和库区移民、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的机遇,提前谋划今后的发展思路,有关部门要加快梅子库区跨河大桥、环湖公路、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大移民搬迁安置力度,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对在移民安置小区买不起房子的特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由政府垫资修建60平米户型,特困户可以免费入住,产权归政府,等群众有钱后可以按修建成本购买。回去后,扶贫部门要尽快在全县调查摸底,做到精准扶贫,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帮助像北昌村这样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谈到北昌村未来的发展时,唐新成强调,由相关部门筹措资金建立北昌村主导产业互助资金基金,帮助村里群众发展药材、无公害蔬菜、果业等主导产业,等以后200户的搬迁点建设好了,再建好卫生室、幼儿园,三河口水库建成后,这里距离西汉高速公路收费站只有12公里,环湖道路修通后,发展生态旅游业,村民开起农家乐,到那时,北昌村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座谈会结束,已是下午2点多,离开北昌村时,唐新成告诉村支书王兴军,村委会一定要好好干,有啥问题给我打电话,我空了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