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政协情怀(统战部 杨坤宏)

作者:杨坤宏 来源: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4-09-16 08:52 【打印本页】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人民政协已经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回首沧桑岁月,别梦依稀,感慨万千。
    2001年,我从基层调入县政协工作,时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说也就是政务主任,整天和文字打交道,不是起草文件,就是给领导撰写讲话稿。那时吃喝风比较盛行,有时还要陪领导和外地考察交流、学习的人就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但再忙也要抽空学习,学习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名言警句,能用的上的段落,我都记录在我的一个本子上,时不时的拿出来翻阅翻阅,其乐融融,一是自己用起来方便,二是借鉴别人积累知识,终身受益。
    刚到政协时,对公文写作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要写一篇领导满意、表达清晰、语句流畅、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公文还真得动一番脑筋。特别是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就更难为我了,有时急的我寝食难安。这一切被时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的朱明生同志看得一清二楚,但他没有责怪、也没有批评,而是给予了我更多的关爱和指导,从公文的写作格式、结构、类别,怎样开头,如何结尾手把手的教,耐心说教,精心指点,使我受益匪浅,半年时间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时不时在安报或各界导报上发表一些小文章或抒情散文,我的知名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后来,我成了一名政协委员,经常参加县政协组织的一些调研、视察活动。当时,我觉得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重要的是责任。因此,工作起来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每次调研、视察活动既要安排好委员的生活,收集资料,回来还要撰写调研报告。6年时间共撰写有分量的调研、视察报告10余份,其中:《浅议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宁陕县新型合作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先后在《安康经济》上发表。政协工作期间,使我的思想得到了锤炼,知识得到了积累,境界得到了升华。同时,也结识了孙博、狄克一批文化名人,他们不但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良师。
    政协是一个大熔炉,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政协是个好去处,他可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广交朋友、畅所欲言,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使你轻装上阵,踏实工作。
    一晃,我离开政协已经8年了,但那段政协情怀,使我终身难忘。如果有机会让我重新选择工作岗位的话,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政协“儿子”又回来了。
    我已经53岁了,再有几年就该退休了,由于年龄的关系可能与政协相处的机会就更少了,但我会做一个称职的政协之友,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政协的工作,为政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人问我:你都从政协走了那么多年了,对政协还有如此深厚的情感,我自豪地回答说:“因为我曾经是政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