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全域视野下的宁陕旅游

作者:璩勇 谭海波 杨宁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18 08:06 【打印本页】

    11月21日,周五。宁陕已经进入当年旅游淡季。游客越来越少并不意味一切因此可以消闲下来。在筒车湾,在西汉高速宁陕段出口18公里的引线周边,在各个景点景区周边,记者看到至少有30户以上农户在扩大规模提升等级,有10户以上可以接待50人以上住宿的乡村酒店正在陆续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着手内外装修。

    当天,宁陕县旅游局局长吕宣强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抓紧时间工作,对宁陕县全域旅游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内部第一轮评审。今年8月,广货街镇蒿沟沿线游客集中,出现水源不足的突出问题;10月,县内多处景区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事件。与此同时,今年气候变化也影响了外地游客来宁陕旅游的数量和滞留时间。所有这些,既让以旅游为主业的企业、个人感受深刻,也令宁陕旅游工作者头痛不已。现在,是时候提等升级、解决这些问题了。捡到篮子就是菜的时期已经过去,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所谓选资,就是从全域而言单一的卖方市场已经不存在了。这是宁陕县首先意识到的问题。也是这些年旅游发展之后出现的问题。

    林晋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博士,秦岭教学实验基地负责人,宁陕县山水娱乐公司(主营秦岭峡谷漂流景区)董事长。2007年,他在宁陕投资兴建了陕西省第一家高山峡谷水上娱乐项目——秦岭峡谷漂流。8年过去,他依然清楚记得,当时宁陕县政府主管旅游的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一个周时间,走完相关流程,三个月一期建成投入运营。他的公司,成为宁陕首家投入运营的外来旅游企业,也创造了宁陕旅游项目建设的高速度。他还记得的是,他的峡谷漂流项目运营后不久,新的漂流项目进入宁陕。在他看来,这与县政府最初给他的约定,即宁陕县境内不再上马漂流项目形成冲突。同样是分管旅游的县领导与他诚恳探讨:虽然同样是漂流项目,但是两者的消费群体目标一致吗?形成经营冲突吗?有益的竞争是好事还是坏事?以后的事实证明,一南一北两家漂流项目,消费方式不同、接待人群有异,正好形成消费的互补,两家竞争也不断提升着服务水平,项目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接受解释的林晋炎此后同样意识到,要让宁陕旅游继续向前发展,从全域着眼的规划以及遵从规划、面向市场新需求的发展势在必行。

    这一思路最终在2014年成为宁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这年的3月18日,宁陕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发展全域旅游经济。“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旅游市场全域营销”。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科学的系统的旅游。这就是宁陕人心目中定格的全域旅游。宁陕的设想是,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宁陕建成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健康养生、科学考察、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使之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和最具魅力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县旅游项目建成营业20个,创国家4A景区3个(上坝河森林公园、筒车湾景区、秦岭峡谷漂流景区),3A景区4个,推出4条特色旅游线路,建成9个旅游重点镇,创建5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规划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确定百个景点,组织万人创业,带动万户增收。发展农家乐600户,接待餐位3万个,床位万余张,旅游从业人员达到8000人以上。实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带动全县人民增收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吕宣强担任县旅游局长近十年,既是旅游发展的践行者,也是思考者。他对全域旅游的认识是,这既是发展的规划,也是开发的限定。要充分考虑发展,同时要特别尊重环境,研究解决环境承载能力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规划其实也是统筹——如何把旅游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结合?如何实现先富起来的人群兼顾贫困人口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全域范围的规划,不体现各个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的差异性、互补性,不仅降低宁陕旅游的品质,也影响宁陕旅游的规模以及后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到一个景点就等于走了全县所有景点,还有什么必要继续在宁陕逗留?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核心板块和精品线路。在全面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三区两漂两园一城”的格局,把大蒿沟、朝阳沟、县城近郊三大片区,上坝河、天华山两大国家森林公园,山水园林县城作为核心旅游区建设,实施重点倾斜,集中攻坚,率先发展,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满足承载能力,形成特色亮点。

    以西汉高速公路和210国道为主线,全面推进秦岭山地度假风景区、旬河漂流风景区、平河梁自然生态风景区、城隍庙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区、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十里长峡自然山水风景旅游区六大景区整体开发,着力打造以皇冠旅游休闲区、蒿沟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的乡村体验、激情漂流和山地风情游;以城隍庙历史文化旅游区、汶水河风景区、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的宗教历史文化风情游和沙滩娱乐、狩猎射击、森林休闲游;以平河梁自然生态风景区为重点的科考观光和野外运动探险游,形成两线三环六区三十五点旅游线路。

    从单一产品景区的打造到一个产业的打造,从旅游产业到文化产业的意识转变,是统筹;从文化旅游再升级到全域旅游,更是统筹。而更进一步的统筹,则是企业、产业的发展与群众发展之间的统筹。宁陕县由此形成了两个最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皇冠镇,他们将景区移民拆迁安置与集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企业力量开发建设集镇,破解移民搬迁资金难题。对于景区搬迁农户,由开发企业按照“拆一建一”原则,选择在集镇区位好、商业价值高的新区为景区被征地农民新建框架式农民安置社区,每户一套房屋,一层商业铺面,二楼生活用房,高标准高质量地解决了农民生活住房和经营用房问题。进镇居住的农户可享受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政策,并由县直部门长期帮扶,为进镇农民购置部分家电用具,帮助发展致富产业。对于景区内不愿进集镇定居的,由开发企业同样按照“拆一建一”的标准在景区内建设农村新社区,进行集中安置。进集镇居住还是在新社区安置,完全尊重景区农户意愿。政府还积极协调开发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进镇定居农民,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皇冠镇旅游快速升温的同时,镇域内各村均衡协调发展。新建了山鸡养殖基地、绿壳蛋鸡基地、发展袋料食用菌61万袋、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800余亩;新发展农家乐20余户,农家宾馆8家,土特产品销售商铺3户,各类商户28家,新增运输车辆38台。全镇围绕旅游从事三产业服务人员超过1000人。

    在漫沟,则形成由农民自发组建注册的安康首家旅游专业合作社——宁陕县漫沟天成渔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目前共有成员108户,注册资金68万余元。他们的设想是,让先富带动后富。

    规划最终是文化。五大赛事、五大文化基地等等这些,要得到企业欢迎市场认可形成气候,最终取决于文化,用了近十年时间,宁陕县认准生态旅游,先后引进25家企业投资开发35个旅游项目,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4亿元,旅游产业成为了该县的支柱产业。

    2014年,宁陕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000万余元,用于旅游集镇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发展全域旅游工作经费500万元,重点用于全域旅游农家宾馆建设和农家乐提升工程。目前,筒车湾镇七里村10户试点农家乐均已建成营业,七里村乡村旅游整体宣传营销活动已通过县政府网站、宁陕旅游网、宁陕旅游官方微博全面展开。在广货街镇,确定了16户农家乐进行改造提升试点,举办农家乐经营业主培训班、农家乐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190人次,举办了宁陕县首届“宁陕味道”美食品评大赛。全县共确定40户农家乐提升改造、10户乡村酒店、10户家庭旅馆建设。目前已建成营业乡村酒店5户,在建乡村酒店8户;已建成营业家庭旅馆1户,在建家庭旅馆1户。

    全县共确定旅游重点建设项目26个,其中续建20个,当年新开工6个,开工25个项目,开工率96.15%。筒车湾景区二期、上坝河森林公园二期、悠然山、森之源民俗村、秦岭鹿苑、中庄秦岭逍遥谷、仙居缘疗养基地、皇冠生态小镇、皂矾沟生态养殖及亲水娱乐基地等重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止11月底,全县旅游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

    农业与旅游融合。筒车湾天河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滨海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秦岭漫沟生态观光园、胭脂坝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一批现代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推动了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宁陕县滨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宁陕县滨海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建设的滨海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初步建成食品加工物流园,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园区接待中心即将建成。广货街镇沙沟村高关场组农民自发注册组建了宁陕县漫沟天成渔业专业合作社,6月17日正式开园营业。胭脂坝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快速推进,目前已建成80亩蓝莓种植基地并培育了5万株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珍稀树种观光园正在建设中。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基地与旅游景区“结盟”。采取市场运作模式,以入驻宁陕旅游企业为主体,2010年与省美协签订了《陕西省美协扶持宁陕县发展文化产业意向书》。投资6000万元的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顺利竣工,省作协、省散文学会、安康诗歌三个创作基地落户宁陕,秦岭地质博物馆完成建设,涵盖美术、音乐、文学3个领域的大秦岭创作基地正在悠然山、朝阳沟、大蒿沟、筒车湾等景区积极筹备。

    坚持“以赛事支撑品牌,以品牌引领经营与开发”,成功举办了中国·秦岭(宁陕)峡谷漂流、狩猎射击、山地越野、山水摄影、山地音乐文化节五大赛事活动,打造了宁陕旅游对外宣传与营销的“五大花旦”品牌。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使宁陕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宁陕的旅游形成多个靓丽品牌。11月26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在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调研扶贫工作时,鼓励干部群众要善于运用市场思维、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走好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的路子。

    现在,宁陕正在按照这个要求全面发力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