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宁陕,蓝天碧水,花红柳绿。公园里,行道边,田野间,山坡上,叶绿花开,柳枝低垂,五彩缤纷,花海绿洋;老年人在景色优美的公园散步,孩子们在绿树花儿间嬉戏,年轻人奔跑在田野,攀登在山间,尽情享受着春的美好,享受着生态宜居的美好环境。美好的季节,伴随着日前省政府命名宁陕县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而尽情绽放。
宁陕,素有“天然氧吧”、“秦岭绿宝石”之美誉。近年来,宁陕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县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努力建设和谐、美丽、富裕的美好家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绿化总量大幅增加,生态功能日益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个青山环绕、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秀美宜居的生态园林县城景观初步显现。
科学规划,强势推进
2013年10月,陕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将它列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入场券。宁陕县委、县政府顺民心,合民意,在2011年成功创建陕西省园林县城、2013年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的基础上,作出了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的决定,以创建促县城发展、环境提升。
科学指导,规划引领。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宁陕县按照建设富有秦岭山水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目标,聘请专业公司科学编制了《宁陕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5)》,并纳入《宁陕县城总体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实施。规划以建成区自然风貌为基础,提出园林绿化的近期和远景目标,制定了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强化领导,组织有力。宁陕坚持把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工作作为提升县城形象、改善县城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县双创指挥部出台了《宁陕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的决定》,印发了《宁陕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宁陕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工作任务的通知》等,明确了创园工作目标,落实了创园工作任务,全民打造“美丽宁陕”,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园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研究创园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调研,检查园林绿化工作;县人大、政协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和调研创园工作;县双创办坚持巡回检查督办创园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带动下,宁陕县创园工作按照既定目标有力、高效向前推进。
健全机构,建管并重。成立了县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负责全县园林绿化工作的指导、管理、执法和重点绿化项目的实施。同时,坚持把园林绿化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审查管理,对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实行绿化规划审批和“绿线”控制,以制度规范、促进绿化工作开展。及时将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在服务平台发布,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宁陕县城镇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宁陕县城镇绿线管理办法》、《宁陕县建设项目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宁陕县历史风貌保护管理办法》、《宁陕县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宁陕县县城容貌标准》、《宁陕县城区道路临时停车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县城园林绿化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城区设立了停车泊位,缓解了城区停车难现状,规范和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并采取错时值勤、延时管理、早晚巡查等方法,杜绝了管理的空档,使市容环境显著改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严格督查,加强考核。建立了巡查、限期整改、曝光、通报、问责问效、警示训诫等多种形式的督查督办及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制定了《宁陕县双创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宁陕县双创工作效能督查责任追究办法》,将创建情况与单位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实行教育、惩戒、激励三管齐下,一票否决。
全民共建 绿化美化
创建以来,宁陕县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陡现亮点,加强县城绿化、公共照明、环境卫生建设,努力构筑分布合理、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绿化体系,完善、提升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积极建设生态宁陕、绿色家园。
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宁陕县在县城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中心城区拆旧建设了滨河公园,沿县城周边规划并实施环山公园建设,建设中注重应运乡土树种、简约铺装,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在道路、单位和居住区,建设小块、边角绿地,拆墙透绿,“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不断深化,县城绿量不断增加,绿化水平逐步提升,建成了迎宾大道香樟一条街、五郎关玉兰一条街、长安东街桂花一条街、长安西街金丝柳一条街等特色园林景观道路,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
城乡一体,借势造绿。宁陕县巧借县城“山、林、河、水、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对县城周边直观坡面植被严格保护,陡坡退耕还林,注重古树名木保护,组织开展集中义务植树活动、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资源调查,整治河道,在长安河沿岸建设带状绿地,打造绿色屏障。
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宁陕县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完善县城路网,整治河堤、加强路灯照明、燃气、公共供水建设和管理,公共厕所布点合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正常运行,先后投资购买了自装卸式挂桶垃圾车、洒水车、挂钩式垃圾桶、手拉式保洁车等环卫机械设施,不断提升环卫保洁效率,提升县城形象。
以人为本 生态宜居
创园不是为了拿一块牌子,而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自始至终,宁陕县委、县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升县城生态功能,完善城区公共服务,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县城服务管理水平,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宁陕。
拆墙透绿,添花增椅。为了让群众出门见绿,充分享受绿色资源,宁陕县组织沿街单位电信局、武装部、公路段、邮政局、地税局等开展了拆墙透绿,以镂空栏杆替换了实体围墙,让群众可以移步换景,处处赏景,更拉近了机关单位和群众的距离。与此同时,宁陕县积极探索城区美化、添色的模式,在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采购了300个花箱和150个长椅,摆放到迎宾大道、长安东街、长安西街、中心广场等人群聚集地段,由竞标中标的经营花卉商户定期更换花箱花卉,承担外包管护。既完善了公共设施、美化了县城环境,又可供过往行人观赏、休憩,为民之举赢得了赞声一片。宁陕县还组织开展了首届花卉盆景根雕展,吸引了城区广大市民了解参与创建园林县城工作,参展展品达千余件,对金、银、铜奖获得者和先进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奖金,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参与创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了创园力量。
绿色出行,生态环保。为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强化绿色环保意识,倡导“文明宁陕、绿色出行、健康生活”理念,提高生态园林县城品位,2014年8月,宁陕县实施了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一期由宁陕县迎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县信用合作联社共同捐资65万元,以县城为中心,投放公共自行车160辆(10辆备用),建成10个站点。主要设置在县城主要交通要道、居民住宅区、办公区附近,每站间距在300至500米之间供居民、游客1小时内免费使用。自2014年9月22日公共自行车试投入运行以来,平均每天借、还次数在700多次,每辆车使用率5次以上,有效的减少了碳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县城品位,受到了广大市民、游客的欢迎和赞誉。2015年,该县计划将公共自行车这一民心项目向城乡结合部等处辐射、延伸,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该项目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志愿服务,便民惠民。为了进一步加强县城管理,忠实践行群众路线,切实解决市民、游客外出手机没电、下雨无伞、口渴喝水的忧虑,传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为有爱心的人士提供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平台,宁陕县通过滨海科技投资,在广场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便民服务志愿岗亭,为市民、游客提供测量血压、手机充电、租借雨伞等10余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免费服务,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高度好评。有群众留言 “便民服务亭真正为群众做到了便民,为宁陕人民办了件好事、实事!”,一名西安游客留言“便民服务亭名符其实!既有形式,更重服务,软实力令人敬佩。”
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县城容貌,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受到了广大群众、四方游客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扬。如今,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的宁陕县,又意气风发地迈向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征程,向更高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