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趁着端午假期,我和家人随兄嫂在时而雨、时而阴的相伴下,一起前往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5A级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
武当山索道售票处
经过7个多小时的乘车,终于到达武当山下。根据二嫂之前在网络查阅的资料,我们找到一家距离上武当山不远的宜家宾馆住宿。登记后才知道,原来店主还兼做导游。我们稍作休息,吃过午饭,店主便带着我们5人和另外的6名游客前往太极湖、治世玄岳石牌坊和玉虚宫等5处景点游览。大约乘车半小时左右,我们首先来到了太极湖。由于下着雨,又是下午四点多,这里的游客不是很多。也许因为近几年来从事创园工作的原因,太极湖周边的绿化吸引了我,一个个绿色造型、高杆灯上的装饰让我注视良久。走进太极湖景区的大厅,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湖面边上停放着一艘艘游船。中心大厅里的报架上,摆放着一本本宣传册,封面靠上方印着“问道武当山 养生太极湖”,这一行字的下面印着“大山 大水 大人文”,靠下方印着湖北武当太极湖水上游乐有限公司的咨询电话、地址和网址。据介绍,太极湖水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看起来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湖岛珠连,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太极湖面边上停放着一艘艘游船
太极湖停车场高杆灯绿化装饰
太极湖水上游中心门前绿色造型
在太极湖停留片刻,我们即前往治世玄岳石牌坊。“治世玄岳”石牌坊,通称玄岳门,位于武当山北麓,面临高峡平湖的丹江水库,背依高耸霄汉的九龙山,是武当山的第一道仙门,为我国罕见的一座大型石结构牌坊,由明世宗朱厚熄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敕建,赐额“治世玄岳”,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石凿桦卯而成。坊高12米,宽12.81米。坊的下部是四根长方巨柱,组成三孔宏门,显得庄严凝重;坊的上部构件,以浮雕、镂雕、圆雕和透雕等手法,在额坊、檐椽、栏柱、花窗上,刻着仙鹤流云和八仙人物故事;坊下有鳌鱼相对,卷尾支撑;顶饰鸥吻吞脊,檐下坊缀以各种花卉图案。
治世玄岳石牌坊
由于时间的关系,导游对其中的2个景点做了简单介绍外,便带我们急匆匆赶往第五个景点—玉虚宫。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玉虚仿佛秦阿房”,说明了玉虚宫的规模和地位。由于来得较晚,还没有来得及细细观赏,玉虚宫已经到了关门的时间。
玉虚宫概貌
下午7点10分,导游带领我们前往太极剧院,观赏中国第一台大型太极功夫秀《梦幻武当》。到达剧院时,离开演的时间还有一会儿,我们就先观赏了剧院门前广场的喷泉。7点50分,我们进入剧院,按号就座。傍晚8点,表演准时开始。精湛的演技、出神入化的武术、如梦似幻的舞台、优雅飞扬的乐曲,让观众们掌声连连。晚上回到宾馆,看过《梦幻武当》宣传册介绍,才知道《梦幻武当》由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广州亚运会总导演、著名编导陈维亚团队创作,中国音协主席、著名作曲家、《水浒传》片尾歌“好汉歌”曲作者赵季平作曲,16位世界武术冠军和国家级太极拳法代表性传人领衔的300多名演职人员担纲演出。
《梦幻武当》从序幕《寻梦太极》开始,随后五个篇章连续推出:《梦幻玉虚》、《云外紫霄》、《山水逍遥》、《悟道南岩》、《天下太和》,时长70分钟,用追梦人寻梦太极的心路历程为主线,以山、水、人、拳、道等各种文化元素贯穿始终;讲述了一个痴情追梦人,为了追寻心中至高无上的道,跋山涉水、历经艰险、饱受沧桑,一路寻道、问道、悟道,终成大道的故事。演出集武术、艺术、杂技、绝技、无极、太极,神奇、神秘于一体,透过太极思想的形象传递,以舞台为道场,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生命态势与动静和谐的人生态度;通过艺术的表现,展现出武当太极的东方神韵。一场《梦幻武当》,更激起了我们对武当山的神往。
《梦幻武当》剧景之一
第二日清晨,我们一行五人在武当山太湖大酒店用过早餐后,前往武当山,游览店家兼导游推荐的金顶、紫霄宫、南岩等景点。
在索道售票处买好票,我们乘坐旅游中心的大巴来到了乘缆车处,随着人流慢慢向前涌动。经过一番等候,终于坐上了缆车。一个缆车容纳量8人,我们一行5人,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和我们坐在一起。虽然以前也坐过好几次缆车,但看着缆车缓缓升起,逐渐离地面越来越远,向下望已是高空万丈,我还是不由得紧张起来,二哥淡定自若地对着窗外的景致拍着照,那个小男孩笑嘻嘻地来回转着看,真是活泼可爱,无知无畏。那对年轻夫妇的目光一直在小男孩身上,时不时笑着说着话。孩子受到大家的感染,也开始拍照。大概半小时左右,缆车终于到站。
走出缆车站,海拔1600余米的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上早已是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我们随着游人缓缓拾街而行,前往导游推荐的金殿、紫霄宫、南岩等景点。沿途台阶甚多,时而上,时而下,少有平地,登的越高,凉意越浓,甚至可以说寒气袭人,身着裙装的女儿不断地喊冷,将她舅舅带的衣服穿在了身上。不知道迈过多少台阶,好不容易到达了天柱峰的顶端,也就是金殿所在地。
武当山金殿,俗称“金顶”,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铜铸鎏金、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金殿四周立柱12根,正脊两端铸龙对峙。殿内顶部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紫色石纹。殿体各部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
关于金殿,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朱元璋有一次和元军打仗的时候,全军覆没,他拼命逃到武当山下的一座小茅庵里,求里面的道士救命。道士说:“救了你,追兵来烧了我的茅庵,我到哪里去住呢?”朱元璋说:“以后我就赔你一座金殿。”于是道士让朱元璋站在柏树下,给他施了个隐身法。元军追来后找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烧了茅庵。朱元璋等元兵走远后,发现那名道士也已经不见了。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就命他的四儿子朱棣在武当山天柱峰上为真武神建了一座宏伟的金殿。
参观了金殿,随即向另外的景点走去,不一会儿来到了转运殿。我们又登级而上,进入殿内,上了一个五、六级的台阶,来到殿堂里面后,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机械地移动着脚步。前面由于人多拥堵,我停住了脚步,后面的游人也许在极度的黑暗里不习惯,不停地催着摸黑走在前面的我。我只好不断地告诉他们“前面堵住了,等一会儿”。过了二十余分钟后,终于走出了黑暗。小心翼翼地下了台阶,快步走出转运殿。走到殿堂门口,抬眼一望,对面一片绿色屋顶的房屋气势恢宏,似有一股皇家的味道。原来,这就是紫禁城了。
紫禁城
离开紫禁城,向南岩走去,沿途依然是不断地上、下台阶。武当山似乎用无数的石阶挑战着每一个游人的体力、意志,告诉人们要观赏美景,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体质,要精力充沛。途中,有一个胖乎乎的十多岁的男孩,气喘吁吁地站在路边歇气,他的父亲给他揉捏着双腿。虽然我的腿也已经有些痛,但是还勉强撑着走。来到观景台时,腿实在有点不听使唤了,就要求停下来休息。我们简单地用过苹果、饼干等食品后,又开始前行。继续地上台阶、下台阶,一边走一边问,向乌鸦岭走去。途中,碰到了一个穿着紫色花样裙装的年轻姑娘,让两个三、四十岁左右的轿夫抬着上山,游客们大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走过。我们途经分金岭、黄龙洞、小武当、榔梅祠等景点,来到了乌鸦岭游客中心。这里有个院子大约两百平方米左右,有一面的边上有几个石桌、石椅,供游人歇息;另一面的边上有卖茶水、食品的地方,供游人购买,有路标牌,指示着景点位置;还有一面有一个邮局,里面摆放着与武当山有关的各类书籍、画册、特色纪念品等;再一面就是通往南岩的路途了。可是一看,到南岩还有750米,往返就是1500米。腿早已经不听指挥的我,听而生畏,最终放弃了前往南岩的打算。二哥、二嫂虽然年纪稍长于我,但因为常年坚持锻炼的原因,依然精神抖擞,叮嘱我们就地等候他们后,兴致勃勃地向南岩进发了。
休息了一会后,我也向南岩的方向走去。大概走了30米左右,看到路的左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武当山”三个大字,站在石碑前,极目远眺,还可以遥遥望见南岩的轮廓,石碑旁边还写着“最佳摄影点”几个大字,游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此留影。瞅准机会,趁着一个空档,我赶紧抓拍了一张带着南岩的武当山石碑图片。再向前走了几步,又看到了一个写着“天一湖”的石碑。原本腿很疼的我,只好放弃了继续前行的念头。就坐在了路边,等着兄嫂的返回。坐了20分钟左右,兄嫂终于回来了。于是,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大巴前往紫霄宫。
大约过了20多分钟,车子到达目的地。我们下了车,慢慢向紫霄宫走去。紫霄宫是武当山八大宫观建筑群的主体,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的宫殿之一,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最盛时有殿宇、楼阁、廊庑860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现存主要建筑有宫门、碑亭、崇台、大殿、父母殿等。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武当山道协每年举行三月三、九月九庆祝活动,就在此处做道教法事。
参观完紫霄宫,我们又乘坐大巴前往逍遥谷。初听此名,潜意识就觉得这个景点非常有趣,好玩,让本来已经很累的女儿一下子提起了兴致。不一会儿,到了逍遥谷,谷口竖立着一块牌子,是武当山的景点图。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池清水,几只水鸭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水中间是一条宽约5米、长约50米左右的木板桥。穿过木板桥,直向前行约50米,到了表演武术的场所,几十名身着道士装的人士轮流上场,或表演拳术,或表演剑术,或表演棍术,特别是一位年近八旬的道人向游客们表演的铲功武术,引起了游客的阵阵掌声。虽然他已近八旬高龄,但那把铲在他的手上挥洒自如,单手空转,或者背部翻飞,上下舞动,令人叹为观止。据说逍遥谷又称猕猴谷,有多种动物出没,还有“金猴跳涧”、“猕猴献桃”等奇景,但因为在宁陕就可以观赏到秦岭金丝猴,再加上太累,就没有继续向深处进发。
离开逍遥谷,我们前往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太子坡。不多时,我们就到达了太子坡景点路口。又是半个小时左右的上石阶,来到了一个红色围墙庭院、门楼中间三个大字“太子坡”赫然醒目。在休息了一阵,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已经腿痛无比的我,毅然决定还是进去游览一下。进了院门,两边都是红色的围墙,大约十几分钟后,又进入一个大门,在右面边上,有2个道姑、1个道士装束的人和2个十几岁左右的男孩、1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依次上场表演着武当武术,游客们围在四周,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我看了一会儿武术表演,向右面的大门走去,右边有一个水池,里面的鱼儿游来游去,竟然还有娃娃鱼。看了一会儿,又走向左边的门,有1个房间里面是书画室,再向左转去,到了导游介绍过的“一柱十二梁”,据说还曾上过中央电视台。可是真的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了许久,我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之后,我又来到有水池的院子,向斜对面的里面走去,眼前居然有一个房间的上面写着“藏经阁”。啊,原来这就是无数次在电视剧里面、在武侠小说里面出现过的藏经阁。站在藏经楼前,我瞩目凝视,似乎看见了《倚天屠龙》、《武当》那一部部电视剧中的场景、人物和历史的风云变幻。
时间总是匆匆,清晨6点多出门,一晃已经是下午快6点了,我们走下太子坡,乘坐旅游中心的大巴,回到了出发的地方。路边浓浓的武当味道,俨然向游人传递着“二十四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风景名胜,传递着“五里一庵,十里一宫”的武当山的神奇与灵秀,自然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