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张莹亨:民办教育第一人(2015创业者风采之二)

作者:胡顺芬 彭东雁 来源: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5-11-13 16:45 【打印本页】

   2006年,张莹亨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宁陕县。
   在这之前,她曾在私立学校带过课,在装修公司搞过设计,做过管理人员。为了有份稳定的工作,也曾参加过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考,都以失败告终。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张莹亨也在思考,难道自己的人生只能通过吃“财政饭”这根独木桥吗?她任教的私立学校经济效益不错,能不能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校呢?于是一个自主创业的想法在脑海里扎了根。在以后的日子,它越扎越深,激励着张莹亨不断前行。
    说干就干。2006年7月她从亲戚朋友那里筹集了20万资金,在县委党校租了两间教室,配备了教学设施,建了一间计算机的培训教室。当时,民办教育在宁陕是首例,审批难、找场地难、筹资更难,她一个人要聘教师、要招生、还要管理。最艰难的是招生,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找校长、找毕业班班主任,坐着摩托车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上门给学生、家长做宣传,求过人,落过泪。第一批虽然只招了5个学员,但是学校终于正式开课了。

   为了打开市场,就必须提高培训质量。她先后到安康、汉中、西安参观考察,学习办学模式、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第一批电脑培训班结束后,学员对培训质量赞誉有加,第二批学员招了25人,第三批达到了67人,生源日益增多,学校终于步入了正规。       
    2010年,张莹亨抓住国家“再就业培训工程”的机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了学校稳步长远发展,就必须提高培训学员的实践能力,获得更多的就业安置机会。她到西安、下广州、闯深圳,寻找校企合作办学伙伴。联系厂家进不了门,只能在门外等待,一天、两天,甚至几天,只能靠诚意打动主管领导。厂家提供实习岗位后,还要实地考察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择优选择,不能让学员吃亏上当。就是靠这份执着,先后与10多家企业签订了委培实习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 80%的学员找到了就业岗位。
    学校因教学质量高、管理严格、就业可靠而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办学规模也日益扩大。学校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少儿英语办学先进单位、北京洪恩英语示范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