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发现清代石雕 或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

作者:马兰 来源:文广局 发布时间:2015-11-24 09:46 【打印本页】

    11月19日,县文广局接到群众反映,称在老城一施工工地里发现了一块石雕文物,县文广局立即派专人赶赴现场,据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细致查看,该石雕长约1.5米,宽约80公分,初步断定为清代道光年间珍贵文物。
    据了解,老城一农户在自家维修房屋时,在厕所位置地下发现了一块大型长条石板,将泥土清开后,石头表面呈现出精美的花纹,并刻有清晰的“道光”二字。因县文管所经常在城隍庙等重点文物保护区内进行《文物保护法》宣传,所以该农户法律意识强,第一时间向县文广局反映主动上缴文物。
    据县文广局工作人员介绍,该石雕材质采用质地良好的汉白玉,使用浮雕雕刻手法,石雕内容由四灵神兽图案组合而成,分别为:“长寿圆满”:神龟昂头,托八卦阵图;“麒麟献宝”:麒麟脚踩祥云,须顶正反两面道光丙戌铜钱;“日月生辉”:凤凰展翅,日月镶祥云高挂;“二龙戏珠”:青龙飞舞,戏逐宝珠。图案雕刻精美,纹路清晰,看起来栩栩如生,四灵神兽镇守东南西北四方,寓意长寿吉祥,镇煞迎福,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据县文广局分管文物相关负责同志查阅县志及相关历史资料得知,清道光丙戌年(1826年)时期,现老城村为宁陕厅城地带,石雕发现地点可能是当时红学馆所在,距离黄州(湖北)会馆和太乙书院很近。该负责同志说,这么大而精美且四个神兽同在一块匾上的石雕,一般的老百姓家里不可能拥有,因此他猜测,石雕很可能是黄州会馆或太乙书院的建筑物构建,具体信息还将请专家进一步考证。目前,该石雕文物被安全收存在县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