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创新线索发现、包联协作、督察考评、审查保障四项机制,发挥纪律审查治本和震慑作用。201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85件,同比增长214.8%;处分88人,同比增长193.3%。2016年元至五月,立案 41件,同比增长156.3%;处分26人,同比增长116.7%。
线索发现机制破解案源不足难题。采取“1+6” 模式,“1”即畅通信访主渠道,建立县、镇、村三级信访平台,深化“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开通网络和手机举报平台,定期对信访件进行集中排查。扩展6条渠道,即从审查中深挖细查发现线索,从执纪执法部门收集线索,从实施财务监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等问题中了解线索,从专项检查中寻找线索,从安全、质量等事故中掌握线索,从网络舆情中捕捉线索。截至目前发现问题线索65件,同比增长51.2%。
包联协作机制破解力量薄弱难题。县纪委7名常委包联11个镇和78个部门,将11个镇纪委划分成3个协作区,实行“纪委常委召集、相关室协调、各镇纪委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机关、审计、财政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案情通气会、审查协调会等形式,不断加强横向联系。对疑难复杂的问题线索,启动提级审查、协作审查、交叉审查、联合审查,有效避免县镇纪检干部单兵作战、不会不敢不愿审查的问题。今年以来,司法、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构移交问题线索5件,立案5案;县纪委与司法、审计联合审查4起。
督察考评机制破解动力不够问题。健全纪律审查目标责任制、审查主办人、催办督办、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镇纪委审查量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纪检监察业务考核的分值权重,实行月汇总、季汇报、半年考核、年底评比。采取集中述职和单独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年底通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审查不力、压案不办、瞒案不查的严格责任追究。今年对审查进展缓慢的3个镇纪委书记进行了约谈。
审查保障机制破解能力条件欠缺问题。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上挂下派、跟案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审查业务培训指导。先后组织纪检监察业务培训4期210余人,开办“纪检讲堂”30余次,安排53名干部参加中、省纪检监察培训机构的纪律审查培训,下派3名干部到镇指导,抽调9名纪检干部到县纪委上挂学习。县纪委协调200平米办公用房用于本级审查区建设,投入40万元建立谈话室、监控室、询问室,实现与各镇谈话室监控视频统一联网,为各镇配备了电脑、照相机、打印复印机、录音笔等设备,建成标准化谈话室和办公室,为纪律审查工作提供坚强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