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宁陕县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紧紧围绕把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好、教育好、改造好这一目标,认真贯彻全省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创新“12345”工作方法,筑牢管理、教育、帮扶三个关键环节,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44人,解除90人,在矫人员54人,没有一人发生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严格执行“五个一”。实行一名矫正对象、一个矫正小组、一套矫正方案、一包到底、一直到解除矫正为止。
做到“五知”“三见面”。运用GPS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终端对服刑人员实行定位,严格监管措施,知道矫正人员住所、家庭成员结构、每周做什么、家庭经济状况,经常与那些人接触。做到与矫正对象、矫正对象家庭成员、矫正小组成员见面,落实周闻其声、月见其人、定期走访、每月法制教育学习8小时和公益劳动8小时等管理制度。
抓好“五个环节”。抓好入矫初、入矫中、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解矫前五个环节,对新入矫的人员进行宣告。
严把社区矫正“两接”“入口关”。对判处管制、缓刑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和暂予监外执行类服刑人员出监“必接必送”,增强交接的严密性。
做好“四防”。对社区矫正人员防止脱管漏管,防止离境外出打工,防止有事外出不履行请假手续,防止重新违法犯罪,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行为表现,定期开展考核和奖惩评议,强化管理科学性,增强管理预见性.
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在入矫初期普遍存在心里恐慌、生活没有着落,失去生活目标的现状,采取正面教育,突出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社会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真心树立起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正的正确导向,用真爱开启社区服刑人员思想改造的“闸门”,用真诚感化社区服刑人员走好人生每一步,早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