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出台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意味着省委对陕西的发展精确把脉,正在把人才培育和机制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重视,找准了病根。“三项机制”在我局的贯彻落实,有力的促进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促使本单位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上级、社会的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鼓足士气,为解决干部“不善为”“不想为”“不敢为”、提振党员干部信心提出一剂良方。
专治庸政懒政者。鼓励激励机制的出台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获重用。在办法中,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工作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等结果,来推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治理庸懒散软行为,开出了一剂“猛药”。切实增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进取意识、纪律意识、勤政廉洁意识和担当意识,打造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专治胆小怕事者。部分干部怕担风险、负责任,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心态,面对复杂局面,缺了希望信心,少了主观努力,淡了责任担当,甘做太平官、有位不作为。为了让干部没有后顾之忧,愿干事、想干事、敢干事, 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容错纠错机制是对“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刚化细化,为胆小怕事者吃了“定心丸”。
作为扶贫干部,肩负着精准扶贫、脱贫的重任。因此,不仅要加强“三项机制”的理论学习,还要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严格按照“六个精准”总体要求和“七个一批”脱贫措施,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高点起步,强势推进,狠抓落实,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敢作为、有作为、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