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花期的草乌
草乌药用部分 根
群众误食草乌现状
在我国西南及秦岭地区,常有把草乌当作食补药膳的陋习,尤其在秋冬季节很多人会用草乌炖制菜品。但事实上,草乌称得上“见血封喉”,具有很强的毒性。据中国网报道,2015年9月8日,云南省宾川县一村民邀请亲朋食用草乌炖猪脚,导致27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
我县部分群众也有炖食草乌的习俗,每年都有食用草乌中毒的案例。2017年1月9日,一家三人食用炖食的草乌,死亡一人,住院两人,惨痛的代价不容忽视!
草乌到底是什么?
草乌又名断肠草,群众叫“乌药”,属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有剧毒,入药能祛风湿、散寒止痛。因其块根内含有乌头碱,乌头碱主要攻击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患者通常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休克和循环衰竭。有研究者分析了连续10年的文献数据,中毒死亡率接近30%。此外乌头碱有一定肝肾毒性,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对它更为敏感。
也许你要问,既然草乌有剧毒,为何还能入药呢,吃药会中毒吗?实际上,中医是不用生草乌内服的,需要炮制后才行。炮制过程其实主要就是水煮,一方面可以让毒素降解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是让毒素溶解出来一部分。不过即使炮制过的草乌依然是有毒的,因此《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仅有1.5~3克。
去毒、解毒都无“灵药”
草乌中毒一般在吃后30分钟至1小时发病,最快的可能10分钟人就没了。如果出现中毒症状,首先要做的就是催吐、洗胃,并立即就近送医。民间粪水解毒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催吐手段。
在这里要再次重申,草乌中毒很凶险,抢救无效很常见,切忌因为一时好奇或贪嘴而“以身犯险”。
草乌和川乌、附子一样吗?
首先它们都有毒性!都是毛茛科植物,草乌属野生的,毒性最强,川乌属栽培品,毒性较草乌稍弱;附子为川乌侧根的加工品,毒性和川乌差不多。
三个药材生品一般不内服,均需加工炮制后入药。由于是剧毒药材,国家对制售制品是严加管控的,严禁私人贩卖及其制品。很多地方也出台规定,禁止私自制作、出售含草乌的食物,婚宴、农村家宴等聚餐场合也不得制作含草乌的菜肴。
宁陕大自然中常见的哪些药材有毒?哪些不宜炖食?
商陆,俗名山萝卜,有毒,不宜炖食;
白果,生食有剧毒,煮熟后无毒性;
山慈菇,有毒,不宜炖食;
苦杏仁、山桃仁,生食有剧毒;
假八角茴——俗称莽草,比八角茴多2-3个瓣,单瓣形状比八角茴瘦长,先端有较长而向后弯曲的尖头,常被误用作八角茴,有剧毒,宁陕县生长的有;
一切来源不明的不可内服、炖食!
中药有一百多种属药食同源的,不管有毒还是无毒,服用还是炖食的,皆要遵循辨证论治即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切记不可盲目“进补”,更不可家人“同时进补”,儿童更不宜,即使进补也要适量。
凡药皆有“三分毒”,有疾病请及早就诊,不要用“偏方”、“单方”去试,炖食药材的都应避开毒性药材,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