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精准“亮剑” 从严审查 ----县纪委2016年纪律审查工作综述

作者:魏传新 张贻盛 谢立新 汪煜炀 来源: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7-01-11 10:50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宁陕县纪委在市纪委和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紧盯关键少数,突出执纪特点,精准执纪“亮剑”,推动全县纪律审查工作再创造历史新高,实现百案目标,形成足够震慑。
 
    重拳出击,严查各类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纪委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2016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坚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创新执纪审查方式方法,把住力度不减的节奏全面推进正风反腐,切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件,同比增长18.82%;处分104人,同比增长22.35%,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人,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其中县纪委机关立案数和处分人数同比增长了15.38%和18.20%,创历史新高。
    为进一步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宁陕县纪委积极探索,强化问题线索管理。凡是通过信访举报和其他渠道收集到的线索,均严格按照五类处置方式和处置标准进行分类处置。2016年召开问题线索排查会24次,对152个问题线索进行分析排查。重点优先办理省委巡视组交办的问题线索,完成交办问题线索初核31件,办结率100%,处分7件8人。同时,县纪委积极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职责,加强与检察、审判、公安、审计、林业、国土、食药等机关办案组织协调,汇聚惩治腐败强大合力,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着力清除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一年来,县纪委严肃查处19名科级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先后严肃查处了县移民局违反工作纪律、廉洁纪律案,县粮食局违反廉洁自律案;原县质监局违反财经纪律案等一批典型案件。
    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落实查办重大违纪案件“一案双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纪律审查的治本作用,督促重点发案镇和部门认真排查问题,堵塞制度漏洞,健全防治同类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
 
    正风肃纪,重点查处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纠正“四风”绝对不能刮一阵风、抓一阵子,一定要持之以恒”。紧盯重要节点,采取集中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信访核查等方式。对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是宁陕县纪委落实八项规定,铁腕整治“四风”的一个“杀手锏”。在抓突出问题上,紧盯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和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狠抓机关干部庸懒散慢、迟到早退、空岗缺岗、上班期间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大对违反各项规定典型问题的查处曝光力度。2016年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3件3人,集中公开实名曝光通报3次。严肃查处了县移民局原任负责人在八项规定出台后滥发补贴奖金顶风违纪案件。
 
    重心下移,严肃查办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
 
    一年来,县纪委紧扣“三转”,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业主责,把纪律审查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手段,坚持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针对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欺压群众、奢侈浪费等问题,不论大小,均由纪委直接查办,及时制定初核方案,第一时间展开初核。
    2016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镇村党员干部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5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其中移送司法处理1人。先后对金川镇黄金村原支部书记王某骗取陕南移民搬迁款的问题等进行了严肃查处。在查处发生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涉农惠农案件中,着力实现“五个转变”,即:在办案职能上,由单纯办案向教育监督问责转变;在办案理念上,由深查重处向多查快结转变;在办案体制上,由双重领导向“两个为主”转变;在办案格局上,由专室办案向全员办案转变;在办案力量上,由纪委单独办案向多部门协同办案转变。
 
    抓早抓小,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纪委决不能成为党内的‘公检法’,执纪审查决不能成为‘司法调查’,要依纪监督、从严执纪、纪在法前,真正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县纪委分管纪律审查的副书记肖仕莹如是表示。正是基于此,一年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足于抓早抓小,通过早教育常提醒、早监督早约束等创新举措,坚决当好维护纪律的“啄木鸟”和“护林员”。
    坚持早教育常提醒。2016年,全县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为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30余次,县纪委分2期对全县  300名科级干部和10名镇党政正职进行廉政培训,组织45个单位6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到宁陕县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在各节点向全县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2000余条,为广大党员干部筑起了一道道思想道德防线。
    “作为体现监督‘抓早抓小’‘挺纪在前’的有效手段,‘谈话函询’越来越成为全县各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段多铭如是说。纪委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总方针,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年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廉政约谈、诫勉函询、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多种方式,既对尚未违纪但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又对有违纪行为尚未违法的党员干部及时作出处理。其中,通报批评6人,诫勉谈话50人,职务调整2人,批评教育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