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郑红丹:争做经济强市建设排头兵

作者:郑斐 来源:陕西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7-01-11 09:00 【打印本页】

    人大代表、宁陕县县长郑红丹接受专访说,市“两会”胜利召开,描绘了今后5年全市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宁陕县将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定位,围绕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迅速抓好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是坚持发展为先,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加快发展是宁陕最迫切的任务。我们将突出抓好引汉济渭、西成客专、石宁高速、江口至庙坪高速联络线、宁石二级路、G345、S212、S526宁陕段、子午河、旬河防洪工程,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突出全域旅游引领,实施核心景区打造、服务体系完善、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宣传品牌提升等“六大工程”,建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旅游示范县,把宁陕打造成设施功能齐备、文化内涵丰富、品位档次较高的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把农业园区、赵家堡子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引擎,抓强林果、药菌、冷水养殖、有机种植四大农业产业,推进矿泉水生产、微冻大鲵产品、食用菌加工、魔芋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做大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效益。
    二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咬定目标,攻坚拔寨,确保2018年整县摘帽,并不断巩固深化,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把产业脱贫作为根本,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行“支部+X+贫困户”模式,全产业链扶持,推进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把搬迁脱贫作为关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502户7771人,统筹做好土坯房改造和交钥匙工程,拓展搬迁群众就业渠道,保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整合项目资金,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贷款项目,贫困村实现水、电、路、讯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好“两线合一”,推行“两院合一”,贫困人口养老合疗、大病救助、学生资助等兜底政策全覆盖,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三是统筹城乡建设,着力打造“秦岭明珠”。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加快县城建设,强化规划管控,推进路网环线、旧城改造、三线入地、雨污分流、停车位、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山公园等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一河两岸、县城周边和高速沿线绿化亮化美化等旅游景观打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县城和文明县城,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县城。加快皇冠省级健康小镇建设,率先在全市打造亮点、创出经验。支持筒车湾特色小镇建设,走出旅游、文化与城镇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人居环境改善九大工程,建设村容优美、生态秀美、庭院净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美丽乡村。重点打造10个示范村,实现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全覆盖。
    四是筑牢生态屏障,全力呵护绿水青山。扎实抓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大力实施绿化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加强天然林、河道、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推进秦岭中央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重拳治理环境污染,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升生态保障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构建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建设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县。
    五是坚持民生为本,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上学、就医、出行、饮水、住房、养老等问题,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让全县人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居住环境、更便捷的出行条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优的公共服务,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新的一年里,宁陕县将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标准要求,向先进看齐,主动对标,努力追赶超越。以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以敢创敢为、勇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以不屈不挠、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全面提升宁陕的形象、地位和发展水平。(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