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我的扶贫情(统战部 杨坤宏)

作者:杨坤宏 来源: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7-08-14 09:01 【打印本页】
    江河村位于江河中下游地区,距镇政府所在地——江口街约10公里,全村324户、1128人,现有贫困户62户、208人,是县委统战部的扶贫点。
    在62户贫困户中,统战部干部就帮扶了23户,上到部长,下到干事人人都帮包了3-4户贫困户。我在这次脱贫攻坚战役中,也承担了4户帮扶任务,其中一户是因学致贫,三户是因残致贫。
    面对十分艰巨的脱贫任务,我一时感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怎样脱贫、如何脱贫,是压在我心头一块久违的“心病”。带着这个问题,我没有盲目制定脱离实际的不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和户均增收项目,而是逐户了解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做耐心细致思想发动工作,然后根据逐户掌握的情况,认真分析、研判,拿出初步增收项目,最后再到各贫困户家中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李凤秀一家三口因学致贫,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去年女儿李琴琴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学院,这让原本贫困的李凤秀一家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数千元的学费李凤秀便是一脸的愁容,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去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忙碌着,突然手机响了起来,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我帮扶的贫困户李凤秀打来的。她在电话中叙说了女儿考上大学的事,也倾诉了学费无着落的苦衷。听后,我一方面向她表示祝贺,一方面对她进行了一番安慰。随后,我将这一情况立即向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陈述勇和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袁长勇同志作了汇报。二位部长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说:“挤压办公经费,想方设法凑齐学费”。就在大学报到前夕,我在陈部长的带领下,亲自到李凤秀家进行了慰问,并将2000元学费交到李琴琴手中,与此同时,我也为李琴琴在有关部门办好了助学贷款有关手续,使李琴琴圆了大学梦。
    夏清元是一个64岁的老人,家中3人,2人残疾。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去年把老夏确定为我的帮扶对象,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这户怕是扶不起的猪大肠啊。”但是后来经过深入的了解、交流,我发现老夏淳朴、忠厚、善良,很有潜力可挖,于是,我经常和他拉家常、讲形势、谈看法,慢慢的,时间长了,我们的距离近了。看着老夏贫困的现状,我的心酸了,工作压力大了,但更坚定了我让老夏一家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和信心。去年我第一批帮助老夏解决了5万元贴息帮扶资金。资金解决后,我和老夏商议,他购买了一头母牛、一头仔猪,并修建了圈舍。剩余资金由他女婿妥善保存来年发展生产。有两件事使我难以忘却,现随笔道来,供大家分享,一件是去年9月的一天,老夏给我打电话说:他购买的母牛下崽了,不知什么原因,母牛奶水不够,影响牛崽生长,请我在县上寻找兽医专家帮他咨询一下。听完老夏打过来的电话,我立即到县畜牧兽医站找到张修根同志,张修根说可能是母牛肚子里有虫,现吃药打虫即可,于是我请张修根开了6副草药,用班车捎给江口回族镇党委书记黄太琦同志,黄太琦同志当天下午就派人将药送到了江河村回龙寺夏清元的手中,经过几天的连续服用,母牛的奶水来了,老夏高兴的逢人就讲:“母牛有奶了,母牛有奶了”。在我又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硬要将60元的牛药钱给我,我说:“药钱就免了,只要母牛有奶水就好。”一件是去年腊月二十四日,他打电话说:今天他杀猪,请我过去吃“泡汤”,并说还给我留了一块尚好土猪肉。我说:‘泡汤’就不吃了,你的心意我领了,那块猪肉你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谢谢你了”。
    我放下电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多么淳朴善良的百姓啊。今年脱贫攻坚工作一开始,统战部始终把此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定期安排布置,保证“人员、措施、项目”三到位,每次我也免不了到我帮扶的户上看看,在走访中了解到老夏今年养牛3头,腊月还能再产牛崽一头、养猪2头、养鸡50只、栽种魔芋2亩。
    从老夏的身上我看到了江河村脱贫的希望,看到了帮扶干部辛勤工作的身影,同时也点燃了我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信心和决心,更升华了我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百姓情感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