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107号
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张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农村提倡红白喜事从简、杜绝铺张浪费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您的提案后,我部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该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性和前瞻性,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我部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一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的是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摒弃旧俗陋习,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务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今年以来,我部紧紧抓住全市新民风建设有利契机,立足宁陕实际,扎实开展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先后提请县委三次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传达市委书记郭青关于新民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实施意见》和《七个配套方案》,严格按照三级书记抓新民风建设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新民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将新民风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迅速将新民风建设与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下去。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制定《新民风建设工作宣传方案》,以领导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为主要形式,积极开展“访民情、暖民心、塑民风”调研走访活动。各村充分利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和乡贤能人队伍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新风,坚决抵制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教育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社会共识。同时,充分利用党群会、院落会、培训会、宣讲报告会、道德讲堂、农民夜校等有效载体和形式,在全县农村创新开展以“讲诚信、知荣辱,讲孝道、知感恩,讲俭朴、知节约,讲勤劳、知奋进,讲团结、知友善”为主题的“五讲五知”农民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少数群众不赡养老人、奢侈浪费、好逸恶劳、损人利己等问题。三是制度约束,规范行为。针对当前农村婚丧嫁娶出现的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联镇县级领导和驻村干部,从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各村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目前,全县各村都在积极讨论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办理流程,对礼金数额、酒席规模、烟酒档次、操办时间等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并按照相关程序纳入村规民约,公示上墙,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践行。四是抓点带面,示范引领。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抓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借鉴旬阳工作经验,确定城关镇、梅子镇、皇冠镇为新民风建设示范镇,八亩村、安坪村、兴隆村等8个村为示范村,并按照每村1至2万元经费保障。通过示范引领,提升整体水平。坚持突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要发挥表率作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社会陋习,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带头摒弃不良习俗,带头倡导清风正气,为当地群众树立标杆。同时,坚持开展道德模范、脱贫致富典型和“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最美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倡树先进典型,重奖道德模范,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重点帮扶,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履行新民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类指导、破立并行,持续、深入的抓好新民风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等问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
2017年7月21日
联系人:朱文波 联系电话:137002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