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4407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42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1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3120
  • 宁陕县财政局

    5553
  •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369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3066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382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358
  •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1779
  •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1677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431
  • 宁陕县民政局

    1350

如何做好山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索引号: XZF-xzfxzf-yjfgcs--2012-0133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12-05-15 16:44 成文日期: 2012-05-15 16:44
发布文号: 公开目录: 应急管理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宁陕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北部,距省会西安市180KM,境内山高坡陡、沟深地薄,断裂构造发育,岩体强烈风化破碎,易滑地层分布广泛,地质环境相当脆弱,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之人类不规范的工程活动,极易发生地质灾害,遇到雨水相对较丰的年份,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宁陕县也被省市有关部门列为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区之一。
    
    全县地质灾害的现状
   
    宁陕全境都处于秦岭南部的山区之中,汛期,受强降雨的影响,地质灾害极易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全县地质灾害内型主要分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种类型。经2011年初排查,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6处。其中:滑坡218处,泥石流50处,危岩崩塌18处,威胁人口2534户11687人生命财产安全。全县12个乡镇基本镇镇都有隐患点,尤其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原宁陕小学滑坡(现行政小区)、王家湾沟谷泥石流、四方洞危岩崩塌、地板条厂滑坡等隐患点威胁人口多最为重要。
    
    通过资料可以查看到近年该县受灾最严重的年份为2003年的“8.29”洪灾。位于县境中南部的城关镇,既是宁陕的经济发展强镇,也是宁陕县的县城所在地,三面环山,三水合融,210国道与长安河相依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城市建筑依山沿河呈带状展布。县城有机关120个,居民5353户,人口1.4万,建筑面积51万 m2,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3年8月29日宁陕县城遭受特大洪水与地质灾害,全县倒塌房屋10650间,形成危房21200间。其中县城倒塌房屋4260间,形成危房8480间,3587人无家可归,37个机关无法正常上班,宁陕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水厂被毁,城区供电、供水与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并造成3人死亡,4人失踪,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时间上溯到2002年6月9日宁陕“6.9”洪灾,全县有14个乡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其中11个乡镇灾情严重,1个重要集镇——四亩地镇被毁,全县经济损失严重。山区突发地质灾害给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地质灾害的特点 
    
    宁陕属于山区县,山大人稀,地质结构复杂,全县各镇都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其特点一是隐患点多、分布广、突发性强;二是形成灾害主要受强降雨作用、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三是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危害严重,防灾和救灾的难度大;四是到了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急剧增加,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健全山区地质灾害应急防御机制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的特点,应采取科学的应急防御体系,避免地质灾害因灾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科学的应急防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体系,落实部门职责,制定具体的应急抢险、调查监测、医疗救助和疾病控制、治安及交通管理、基本生活保障、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应急资金保障、应急通讯保障等应急行动方案,保证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有序进行。同时,要建立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各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分队。抢险救灾应急分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临灾和灾害应急救助行动及时到位。要按照“拿得出、用有余”的原则,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各镇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安置、交通通讯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加强应急救灾能力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人民政府要加强救灾装备建设,调配专用车辆、无线通讯设备、信息传输工具、应急用品等抢险救灾装备。同时,要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结合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根据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地质灾害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变化,宁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也总结出了适合山区防灾减灾的工作原则,即“乡自为战、预警到户、群测群防、减避灾害损失”原则,通过增强群测群防意识,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县、镇、村、组层层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落实各自防范重点地段、重点地段人群,并按要求向各自防范区域内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签订防汛防滑目标责任书。同时县国土局防滑办、各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各划分有自己的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各镇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5户15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各自的防范重点,通过狠抓监测预警系统的落实,全县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都列入到了各级的监测防范责任区内,地质灾害防范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健全防滑带班值班、信息报送、汛期险情巡查、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
   
    (三)抓好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  在全县范围内对确定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针对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危险性的特点,制定了全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预警系统,配备应急照明、可视监测、备用电源等设施,为科学防灾减灾创造有利条件。对无法治理的重点隐患点,要规划新址进行搬迁,对处于县城周围原城关小学后山滑坡、王家湾沟谷泥石流、四方洞危岩、原地板条厂滑坡四个重点隐患点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创新监测“土办法”,县国土局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聘请专职人员监测,每周到隐患点巡查一次,定时换挂红、黄、蓝彩旗,汛期每两天巡查一次,凡遇异常天气,坚持24小时随时进行巡查,确保险情发生时及时预警,细心观察,随时做好变化情况记录,一有险情立即报告,做到险情发生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群众安全。
   
    (四)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工作  每年初要组织各镇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摸排,对隐患点的危险程度、危及范围、危及人群予以全面掌握,制定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针对全县2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地质灾害属地管理的原则,督促指导各乡镇按照“一点一案”的要求,全部制定地质灾害防抢撤预案,明确各隐患点的监测人员及监测责任人、预警人员和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对受到地质灾害威胁或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逐户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明确责任人,签订防灾目标责任书,使“乡自为战,预警到户”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夯实。
   
    (五)严肃防滑值班带班工作纪律  坚持24小时带值班工作制度,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的移动电话保持24小时开通;坚决杜绝值(带)班脱岗现象,严禁值班电话呼叫转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六)严禁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将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或个人规范管理,规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项目的适用范围、审批程序和违法处理办法,制定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使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惨剧得到遏制,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想方设法抓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要取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宁陕县一边积极实施地质灾害应急防御一边想方设法抓治理,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先后投资450多万元完成了原宁陕小学后山坡面泥石流浅层治理、王家湾沟谷泥石流初步治理,同时完成了太山庙中学滑坡、秦家湾泥石流、四方洞危岩崩塌应急治理等工程。在进行工程治理的同时,对居住在危险地段的群众实施移民搬迁,有1000户4000余人搬离了地质灾害隐患点。
    
    2003年“8.29”灾情发生后,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宁陕县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立即请求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对县城重建规划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2004年3月,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宁陕县多方筹资100万元,采用微型桩梁组合支档为主,危岩与活石处理为辅的治理方案,对原城关小学后山浅层滑坡进行了工程治理。2009-2011年,宁陕县又多方筹资180万元,先后对行政小区后山滑坡、四方洞危岩崩塌、太山庙中学三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治理,目前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得到控制。
   
    宁陕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辖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工作,发动群众群测群防,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