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城乡建设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4253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40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0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2601
  • 宁陕县财政局

    5292
  •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342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2952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358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349
  •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1767
  •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1674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407
  • 宁陕县民政局

    1338

宁陕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索引号: XZF-zfb-nzbf-cxjs-2016-0063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日期: 2016-09-26 22:27 成文日期: 2016-09-26 22:27
发布文号: 宁政办发〔2016〕108号 公开目录: 城乡建设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第二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安康市加快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安政办发〔2016〕86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部署,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坚持点上整治、面上改观、彰显美丽的原则,以建设“清洁、生态、美丽”乡村为目标,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统筹,规划引领。按照“区域统筹、高点定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适用”的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脱贫攻坚、移民(脱贫)搬迁、特色产业培育、文明和谐社区创建、重点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依托自然地理条件,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按照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类型,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和引领作用。
    ——坚持抓点示范,分步实施。优先选择乡村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条件好的村试点,通过全县抓2个重点示范镇、10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抓100户示范户的方式,示范带动、分步实施,通过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镇配合,以项目为主线,加大项目编报、争取、整合力度,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扩大投资,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政策激励,群众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组织广大村民和社会组织全过程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力争在全县上下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融资。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围绕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特色产业培育等,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企业主体,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到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
    二、总体目标
    以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为阶段目标,分3个层次分步骤推进。
    (一)全面建设清洁乡村。所有村庄都要把村庄环境卫生整洁作为改善人居环境首要的任务,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清洁家园。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庄基本实现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具体指标见表2)
    (二)加快建设生态乡村。经济发展较好和村容整洁的村,要加快村级道路和村庄绿化,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培育各村特色产业。到2020年,全县90%以上村庄基本实现环境优美、绿色生态。(具体指标见表3)
    (三)积极创建美丽宜居乡村。生活富裕的村,要围绕资源禀赋,塑造村庄特色景观和田园风貌,建设特色鲜明、乡风文明的美丽宜居乡村。到2020年,居民出行、用电、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显著提升,2个镇、10个示范村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具体指标见表4)
    三、主要任务
    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村庄整治规划,集中整治乡村生活环境,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和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制定“以奖促治”政策,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基本实现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以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为基本模式,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做到“四有、四无、三净”(即: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垃圾收运处置队伍、有垃圾收运设备、有垃圾处置设施;无抛洒杂物、无存量垃圾、无乱堆乱放、无残垣断壁;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村庄周围净),基本实现乡村环卫保洁常态化,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保洁意识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以重点镇为中心,推广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分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到2020年,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要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县80%以上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
    (二)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细则,推广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完整下水道冲水式为重点的农村户厕改造。到2020年,全县所有村级卫生室达到规范化标准,农村厕所普及率达到85%,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无害化卫生公厕。
    (三)实施农村乱推乱放、农业废弃物整治工程和河沟清洁工程。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清洁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整治破旧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无残垣断壁。推广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全面清理河道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突出整治河沟,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加快河网生态改造,加强自然湿地保护,提高水系自净能力。到2018年,全面开展农村河道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建设。到2020年,全县基本形成镇村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水质保障不高,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村内路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87%,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8.4%;基本实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五)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资源扶持优势产业和经营主体。支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旅游业,打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到2020年,创建11个农业旅游特色村庄,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和农民增收协同发展。
    (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优化村庄建设规划,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与移民搬迁工程相结合,统筹农房抗震改造,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基本住房安全。每年按照市级部门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七)实施农村绿色家园提升工程,美化村庄环境。倡导推广清洁能源,推广LED节能灯和农村沼气使用,构建低碳节能“两型”村庄。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保持自然生态格局,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自然资源,提升农林牧渔等田园生产景观。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重点突出村域范围的“四旁”( 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开展“点亮农村”行动,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村级公共活动区域安装新型节能或太阳能路灯,实现亮化率80%以上。深入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突出乡村道路(街巷)绿化、坑塘河道绿化、庭院绿化、房前屋后绿化,实施村庄四周林带建设。开展村庄古树名木调查、建档和保护。到2020年,实现60%以上的行政村村庄绿化覆盖率高于25%。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6年至2017年,通过县级领导、镇级领导和部门包抓示范的方式,完成七里村、海棠园村和南京坪村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第二阶段:2018年至2019年,完成八亩村、青龙村、许家城和蒿沟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第三阶段:到2020年,完成筒车湾镇、皇冠镇两个示范镇和老城村、旱坝村、沙沟村、高桥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住建、农水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农水科技、林业、卫计、教体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由县住建局负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日常工作。各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住建局牵头负责改善试点村相关规划的编制,指导镇村开展农房建设、村居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的建设等;发改局牵头负责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立项、项目资金争取等;国土局牵头负责建设用地指标协调,建设用地调整以及土地整理项目争取等,指导农村做好农民建房选址和地质灾害预防;农水科技局牵头负责治理面源污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安全用水比例;林业局牵头负责乡村道路、河道、庭院和村庄的绿化建设,提升农村绿化美化水平;交通局牵头负责加强农村公路网建设;环保局负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环境保护工作;文广旅游局负责十星级文明户评选、道德讲堂、文化墙布置和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古树名木目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等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市场摊点化行规市,食品药品监管;人社局、卫计局、教体局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村合作医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等工作的实施;双创办、爱卫办负责实施改厕、改圈等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电力部门牵头负责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电信部门牵头负责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整体工作;村级集体组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牵头负责本村内公共环境整治,村规民约制定,村级卫生保洁队伍建设,村民宣传教育等;村民是农村环境改善的主体,负责房前屋后、牲畜栏舍、承包地周围卫生保洁,负责将垃圾收集和定时定点投放,自觉养成卫生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
    3.创新投入方式。一是县发改、住建、环保部门每年争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专项资金不少于600万元。二是要把与九大工程有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防洪、地质灾害等项目,有效整合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去。做到统筹安排、形成合力。三是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建设成绩突出的部门和镇、村进行奖补。四是采用农民一事一议集资投劳。五是鼓励社会力量主动参与。
    4.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5.建立长效机制。建立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道路、给排水、绿化、照明、沼气、河道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各镇要明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机构,落实责任,保障必要经费。发挥村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积极鼓励村民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6.加强监督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体系,按照省、市制定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对重点村进行检查,建立月检查、季通报、半年督查、年底问责的工作推动机制,同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建立奖惩机制。(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