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宁陕县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 正文详情
  • 主动公开

    14414条
  • 申请办理中

    0条
  • 依申请数量

    42条
  • 依申请办结数量

    41条
  •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33156
  • 宁陕县财政局

    5562
  • 宁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375
  • 宁陕县自然资源局

    3078
  • 宁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385
  • 宁陕县交通运输局

    2358
  •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1779
  • 宁陕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1680
  • 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

    1434
  • 宁陕县民政局

    1356

宁陕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XZF-zfb-gzbg-gzbg-2016-0015 公开责任部门: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16-03-08 17:37 成文日期: 2016-03-08 17:37
发布文号: 2016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3月2日在宁陕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郑红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5亿元,增长13.8%,增速全市第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15万元,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亿元,增长13.1%;城乡居民收入达26094元和8025元,分别增长8.2%和9.7%。
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增长23%;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3个,筒大路、悠然山等10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投资任务。210国道石宁段和月太路改造开工,关平路二期、七丰路、新五路建设进展顺利,铺设通村水泥路84公里,实施县道安保工程3条、危桥改造4座。池河防洪工程和老城、汤坪、贾营小流域治理竣工,新修恢复河堤7.5公里、渠道44条26.1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工程41处,建设农田3500亩。江口110KV输变电工程开工。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争取政策性投资2.5亿元,签约招商项目7个、总投资2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5亿元。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评审,23个旅游项目扎实推进,秦岭四季滑雪馆、平河梁高原训练基地主体完工,上坝河森林公园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对外开放,筒车湾景区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七里、青龙旅游扶贫村启动建设,扶持了一批星级农家乐、家庭旅馆和乡村酒店,山地越野挑战赛、国际吉他节、美食烹饪大赛等赛事活动成功举办,全年接待游客35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8.9亿元。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启动建设,农村土地确权基本完成,集体林改继续深入推进,发展核桃园1.6万亩、魔芋1.1万亩,食用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市级园区3个。电子商务中心、淘宝宁陕特色馆建成运营。培育省级著名商标2个、安康特色品牌1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基础建设加快,培育“四上”企业7户,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19.3%;“飞地经济”园完成征地450亩,标准化厂房和园区大道开工,2个项目顺利落地,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
    三是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县城五项工程稳步实施,关口老街棚户区、城关初中、玉泉小区道路开工,文化广场、东西街亮化投入使用,建设保障房410套,新铺排污管网5公里,县城天然气新增入户2008户。皇冠、江口等4个集镇规划通过评审,皇冠生态小镇、江口和太山庙集镇亮化建成,实施2镇10村美丽乡村建设,“三创一巩固”工作扎实有效,城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四是生态环境不断优化。4镇18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绿化造林3.5万亩,落实森林政策保险306万亩,兑现生态补偿和退耕还林资金2300万元。汉江水质保护和环保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大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河段长责任制全面落实,淘汰黄标车279辆,油气回收、关闭燃煤锅炉工作扎实有效,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加强秦岭深处生态环境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五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移民搬迁和精准脱贫工作扎实推进, 建设11个安置社区,实现脱贫3900人。新增城镇就业678人,转移就业1.6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07万元。新建农村幸福院9个,各项救助兜底政策全面落实,为城乡居民发放养老补贴1400万元。薄弱学校改造和幼儿园建设加快,贫困学生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改革示范县。“3+2+1”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得到中省肯定,分级诊疗经验被新华社《内参选编》刊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创建公共卫生管理合格县通过验收,计生优质服务得到加强,合疗受益面扩大。实施文化“五个一工程”,四大品牌活动被省市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力度加大,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县。县综合档案馆主体完工,续修《宁陕县志》通过二审。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2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户。努力构建大科普格局,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民族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县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建成运行,“六五”普法通过验收,村委会换届选举完成。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大,信访工作受到省信访联席办表彰。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放心粮油工程实现全覆盖,防汛防滑、森林防火工作有力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六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73件、政协委员提案104件。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政府机构和公务用车改革,完成镇村撤并,35个单位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加快建设,37个部门权责清单制定公布,“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实,权力运行不断规范。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严格预算和专项资金管理,推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厉行勤俭节约,保证了重点支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47件、处分4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风清气正的环境正在形成。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坚持走民生为本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追赶超越,奋力攻坚克难,发展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投资年均增长25.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2015年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2.1倍、2.3倍和2.7倍,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实现了翻番,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全域旅游扎实推进,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对外影响力扩大,荣获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和“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称号。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建设农业园区16个,省级大鲵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成,以核桃、魔芋、食用菌为重点的山林经济规模效益提升,被评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集中区、“飞地经济” 园建设初见成效,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前十名”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3:46:31调整到18:56:26。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8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西成客专和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秦岭隧洞工程加快建设,重点河流防洪工程竣工,累计硬化道路1145公里,改造电力线路720公里,电视、通信基本全覆盖。县城“两场”、体育场、滨河路、文化广场和一批住宅小区顺利建成,县城道路、绿化、亮化、环卫等设施不断完善,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和生态园林县城。梅子、江口、筒车湾等集镇面貌显著改善,皇冠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城镇化率达43.2%,提高了4.6个百分点。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累计造林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30平方公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镇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改革顺利实施,县政务服务中心和镇便民中心建成投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集体林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林地土地流转和农业政策保险范围扩大,农村发展活力增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等改革全面深化,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部公开,信用联社改制为农商银行,长安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对外开放扩大,累计招商到位资金35亿元,项目履约率达85%以上,被评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
这五年,是各项事业协调并进的五年。完成投资2.86亿元,完成26所学校基础建设,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营养计划,学前教育普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引起中省关注,成功进入全省教育强县和“双高双普”县行列。县医院住院楼建成投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改造完成,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技术服务和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不断加强,被命名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慢性病管理示范县。文化体育场所及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城乡居民养老、民族宗教工作受到上级表彰。累计招聘各类人员443名,报批用地5500余亩,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累计兑现惠农补助资金5.47亿元,人均8800余元。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新增城镇就业2799人,扶持创业1520人,建成搬迁安置小区48个、搬迁12193人,1.2万人实现脱贫,3.6万群众吃上自来水,1700户困难家庭住上保障房。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一中心三区域”五保供养格局形成。围绕平安宁陕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扎实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与此同时,统计、物价、税务、盐务、气象、地震、烟草、通讯、老龄、慈善、工会、妇联、老促会、共青团、红十字、工商联、金融保险、外事侨务和民族宗教等领域工作都得到全面加强。
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绿色循环发展为导向,依托生态资源,激活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战略,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破除障碍,林权改革、教育惠民、医疗改革等多项工作受到中省肯定,旅游招商引资总额排在全省前列,推动了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集中财力物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群众就医、就学、住房、社保等方面的难题逐步解决,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这些经验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宁陕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小,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城镇化水平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任务异常艰巨;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受各种因素影响,少数项目、工作进展不够理想。对此,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
    二、“十三五”工作谋划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脱贫攻坚“一大任务”,确保生态建设、循环发展“两个领先”,做到全域旅游、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三个追赶”,实现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和城乡居民收入“四个提升”, 基本建成“生态美、百姓富、保障好”的美丽富裕新宁陕,与省市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既面临经济下行、矛盾叠加的严峻挑战,也面临活力释放、动力增强的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脱贫攻坚战略,加大西部地区基础和环保投入,我县作为秦巴连片贫困区和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承担着保护好生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责任,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为我们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带来了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宁陕生态优势将更加凸显、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西成客专的竣工,丹宁、石宁高速连接线列入规划和国省道项目的实施,我县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县生态优势更具竞争力,中省市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支持我县打造全国健康养老基地、全省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和三河口库区水上娱乐观光园,将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路子,培养锻炼了一支敢于担当、团结拼搏的干部队伍,全县上下追赶超越的认识和行动,将汇聚起发展的强劲合力。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追赶超越、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战略,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和智力支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全域旅游、现代农业、循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按照“打造大景区、构建大环线、形成大容量、产生大影响、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开发,实施16个重点旅游项目,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名镇和旅游示范村,打造秦岭山地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建成省级旅游示范县。积极推动养老、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打造健康养老基地。2020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6亿元。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果、药菌、特色养殖、有机农产品种植四大主导产业,培育3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旅游商品开发项目,建好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实施“互联网+”带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引擎。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加快一体化进程。协调推进县城、重点镇和社区建设,加强“三创一巩固”工作,构建“一主一副五镇十个社区”新型城镇化格局,进一步彰显山水园林县城风貌,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积极争取丹宁、石宁高速连接线,加快国省干线建设,提升防洪保安水平,升级城乡电网,全面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欢乐城乡”文化精品,建好文化、文学、音乐、科普等创作基地,办好文体赛事活动,借助名人名家传播宁陕文化,全方位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加强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构建起以“三区五河”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主动融入西安和安康区域经济发展,强化与周边县区合作,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把“飞地经济” 园建成月河川道的工业桥头堡。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以上。把招商引资和引智结合起来,使更多的资本、创新技术、先进经验和人才为我所用。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深化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三农” 等领域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把和谐共享作为全面小康的本质要求,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基本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年见效、两年攻坚、三年摘帽”的目标和“六个精准”、“七个一批”的要求,合力攻坚,精准施策,确保2018年5113户13458名贫困人口全部越线,4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顺利摘帽。加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健康工程等公共服务投入,提升教育工作质量,有效化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抓好信访稳定、防灾减灾、护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宁陕、平安宁陕,让全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提振精气神、塑造新形象的重要一年,更是追赶超越、脱贫见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精心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内。
    (一)突出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摸清底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聚焦重点贫困村,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入村、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强化督办考核问责,集中人力、资金、项目“精准滴灌”,确保全年脱贫4400人,“销号”17个贫困村。一是发展产业。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首要任务,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在专项资金、技术培训、政策导向上倾斜扶持,采取“电商+公司+协会+贫困户”的方式,把贫困群众的发展纳入产业链条中,促进群众就地脱贫。二是移民搬迁。把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作为脱贫的重要任务,按照“三优先”要求把搬迁对象精准到人、精准到户,按照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大力实施集中安置、统规统建和“交钥匙”工程,统筹解决贫困农户住房问题。千方百计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承载方式,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三是综合施策。分清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兜底保障。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受益面。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扶,实现教育脱贫。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实施社保兜底和医疗扶贫,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创新脱贫攻坚模式,探索贫困村同企业、社会组织结对共建,抓好金融、电商和旅游扶贫试点,确保脱贫实效。
    (二)突出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增长。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是推进一批大项目。围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优化“五个一”机制,强化领导包抓责任,坚持规划、监督、效益并重,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全年兑现奖惩”的要求,突出抓好7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32亿元以上。二是争取一批好项目。紧盯国家和省市的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积极对接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和省市“十三五”规划,认真策划申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保和民生项目,力促更多的项目挤进上级盘子,争取政策性资金2亿元以上。三是招引一批新项目。按照“无中生有、有中选优”的原则,深入研究,找准市场、资源和我县实际的结合点,高水平谋划一批新项目,建好项目库,做实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加强重点区域、知名企业的点对点对接,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积极参加各类节会,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招商项目跟踪落实,促使项目快签约、快落地,确保招商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同时建立重大项目联审机制,切实保障客商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突出全域旅游,建设旅游示范县。围绕创建全省旅游示范县,以全域旅游规划为引领,建好核心景区,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冷热不均的假日型向稳定有序的常态化转变。一是建设精品景区。加快冰晶顶、逍遥谷、苦竹沟、上坝河森林公园三期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启动皇冠国际自行车赛道、皇冠林博园、秦岭百里驿站等项目,确保秦岭四季滑雪馆尽早投运,力争悠然山、上若意境、平河梁高原训练基地形成接待能力,启动秦岭峡谷国家4A级景区和悠然山、朝阳沟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二是强化配套服务。围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满足游客需求,繁荣市场消费。大力扶持标准化的星级农家乐、农家酒店和农家宾馆,开发地方小吃、特色菜品和旅游商品,建设美食村、美食街,支持商贸流通、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发展,培育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电子信息等新兴消费业态。加快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和景区引导标识,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抓好筒车湾镇七里村、城关镇青龙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和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文化、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景区开发精品剧目、打造主题文化活动,办好山地越野挑战赛等赛事,使旅游更具吸引力。三是扩大宣传营销。强化与知名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旅游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作用,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提升宁陕生态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旅游品牌市场定位研究,依托大关中客源市场,加大周边县区旅游合作力度,建立大秦岭核心旅游板块区域联盟,打造穿越秦岭南北的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一泓清水供关中、饮水思源到宁陕”主题营销,全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
    (四)突出循环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以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建设为抓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新建核桃园1万亩。因地制宜发展高山有机农产品种植和特色养殖,种植魔芋1万亩,发展有机大米、杂粮5000亩,种植五味子500亩、猕猴桃1000亩,养殖大鲵25万尾、冷水鱼80万尾,逐步扩大林麝、梅花鹿养殖规模。加快食用菌产业升级,推行工厂化制袋、专业化管理,减少资源消耗,提高附加值。二是坚持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林场,培育新型农民,提升现有16个农业园区,新建女王山农业生态园、合兴生态牧业示范园等园区,将皇冠种养园培育为省级、桅杆坝魔芋和寨沟绿宝园培育为市级园区,创建皇冠、江口、广货街3个循环农业示范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力争每个特色产业都有1—2户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省市名牌产品申报认证,打响宁陕生态品牌。实施标准化建设,制定我县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引导企业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三是扩大农产品销售。充分利用“互联网+”,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体系,促进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抓好电商扶贫试点村,建设镇村电商服务站,完善配套物流服务,培育电商示范企业,建成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畅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五)突出新型工业,推动产业升级。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坚持园区承载、培育支柱、壮大工业。一是优化工业结构。加强矿产企业监管,引导企业清洁生产、转型升级,逐步做大金、钨等优势矿产,严控新上经营粗放、产能过剩的初加工项目。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材料产业,加快滨海农林产品加工、寨沟绿宝有机食品、秦南菌业、五味子万吨储酒等项目建设,确保兰花湖山泉水、魔芋深加工、超微细重钙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山外山石材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抓好园区建设。编制县域工业集中区环评规划和赵家堡子片区规划,完成赵家堡子“七通一平”,加快“飞地经济” 园标准化厂房和园区大道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制定企业入园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两个园区各引进2户企业落地。三是扶持企业成长。认真落实中省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推进企业降本增效,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坚持“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全年培育 “四上”企业5户以上。
    (六)突出城乡统筹,优化环境质量。把生态宜居作为根本要求,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环境质量,增强聚集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镇建设。实施县城五项工程,抓好皇冠集镇休闲公园和老街改造等项目,增强县城和县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力。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支持筒车湾、广货街、江口、龙王、四亩地等5个重点集镇,完善路灯、给排水、文化健身等公共设施,改善集镇面貌。从配套工程、规范管理、发展产业入手,加快新型社区和2镇10村美丽乡村试点。深化“三创一巩固”工作,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城管,努力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城镇管理水平,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通过验收。二是改善基础条件。扎实推进西成客专宁陕段工程建设,完成210国道宁石段二级路改造,启动龙王集镇至梨子园公路改造,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和隧洞工程进度,实施小流域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亩,新建修复一批河堤和堰渠。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建成江口110KV、锦鸡河35KV输变电工程,启动西成客专东梁牵引变电工程宁陕段建设。抓好通讯、文体、广电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大革命老区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提升生态质量。深入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加大治污防霾力度,开展渣土运输和建筑扬尘治理,严控餐饮业油烟无序排放,全面淘汰黄标车,严禁秸秆焚烧,提高空气质量。严格水资源管理,完善河长制和网格化、流程化监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建设金川、新场、四亩地、太山庙垃圾填埋场,保证水资源安全。依法强化秦岭保护,坚决杜绝违规开山采石和乱批乱建现象。申报设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建设皇冠山国家级保护区,完成绿化造林2万亩,加快农村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地质灾害治理等生态工程。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健全环保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防止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七)突出重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坚持问题导向,从重要领域、重点环节入手,破除障碍,激发活力。一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投资审批、商事制度、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落实好“三证合一”、资本认缴等制度,加强“三张清单”动态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新的《预算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搭建县级融资平台,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风险补偿、完善财政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三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深入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不动产登记,探索扩大林地、土地、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四是统筹推进其他改革。支持金融机构发展,积极组建小额担保公司,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八)突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满意度。全年投资3.59亿元,集中办好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做好就业工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9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免费培训1500人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00万元,扶持创业200人。抓好省级创业城市创建,培育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竞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县城建设,完善市政公共设施。实施好县城五项工程,以渔洞河和老煤场棚户区1600米道路改造为重点的路网工程,以完成天然气场站建设、入户安装800户为重点的天然气工程,以县城绿化提升和西汉高速公路引线亮化为重点的绿化亮化工程,以铺设1600米雨污分离管道、新建3座垃圾收集站和县城垃圾、污水处理厂提升为重点的美化净化工程,以启动豪迈客运中心、公共停车场和县城公益性墓地建设为重点的配套服务工程,着力提升城市品位。三是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完成筒大路、月太路、新五路、七丰路、漆树沟至双河公路建设,启动筒车湾至油坊坪公路建设,加强安保工程和公路养护,更加方便群众出行。四是改善办学条件,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启动县城第二小学建设,完成7所校建工程,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在教师队伍建设、软件完善、教育环境优化上下功夫,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整合资金实现贫困学生救助体系全覆盖,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决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贫上不了大学。五是实施“健康工程”,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完成县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消毒供应室建设,开展中医院住院业务,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和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助工作,建成江口、龙王、四亩地卫生院远程会诊,启动全县人口健康及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居民“健康卡”全覆盖,稳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配套搞好健康生育、妇幼保健、托幼等服务,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六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一中心三区域”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新建农村幸福院8处、日间照料中心1个,确保老年公寓投入运行,发展社会养老产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七是实施安居工程,改善城乡困难群众居住环境。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完善棚户区配套设施,做好200户公租房分配入住。新启动12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搬迁900户,确保2015年的11个安置社区达到入住条件,加快寇家湾、干田梁等4个水库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搬迁110户。八是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县电影院改造,启动县博物馆建设,提升县城体育场功能,修建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文化广场8处、文化大院10个,完善重点镇和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将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扶持文化精品创作,抓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开展“欢乐城乡”等四大品牌文化活动。九是构建覆盖城乡的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家庭生活。进一步做好对残疾人、失独家庭、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关爱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精神病人、城市“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优抚政策,巩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将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力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织牢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十是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快公安视频监控指挥平台和公安警务督察系统建设,在城区和重点集镇安装112个高清视频监控和10套治安卡口电子警察,完善街面防控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构建“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出入有卡点、社区有联防”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提高群众治安满意率。
    同时,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平台,畅通信访渠道,引导依法信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夯实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党政领导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和宣传培训工作,推行安全生产委托执法,规范检查执法程序,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高度重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建成县中心粮库,加强防汛防滑、森林防火、防灾减灾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防建设,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大力发展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妇女儿童事业,做好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妇联、科协、工商联、共青团等群团发挥更大作用。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积极推进管理和服务创新,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是建设法治政府。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严格执行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强化决策必经程序的刚性约束,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机制,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主动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营造全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设服务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畅通了解民情、扩大民意、集中民智的渠道,保证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民意。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将所有便民服务全部纳入中心,建好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上下联动,方便群众办事。把群众期望作为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全力办好顺民心、惠民生的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民心。
    三是建设效能政府。把真抓实干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大力倡导立说立行,坚持一线工作法,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完善绩效管理和目标责任考评,跟踪督办重大决策执行情况,促进工作提速提效。创新激励机制,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促进广大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建立合理容错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区分干部工作失误和违纪违法行为,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干事担当者,依法打击造谣生事者,下大力整治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等“为官不为”者,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加强政府工作宣传,通过宣传工作亮点、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全县人民的关注点、聚焦点引导到发展上,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创造心齐、气顺、劲足的发展环境。
    四是建设清廉政府。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廉政教育,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健全建筑工程、土地交易、政府采购、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资金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持之以恒整治不正之风,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控“三公”经费,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发挥监察、审计监督作用,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大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宁陕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群众寄予厚望,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在中共宁陕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提振精神、凝聚合力,实干创新、砥砺前行,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