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再见了,宁陕!(大同初中 李永恩 )

作者:汉滨区大同初中 李永恩 来源:汉滨区大同初中 发布时间:2018-10-26 09:19 【打印本页】

     没去过的地方,无论它真正的情形怎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谜。

      往往因为这个“谜”,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向往。宁陕于我而言,也是如此。

      以前,虽多次动过去绿都宁陕的念头,因琐事太多,始终没有成行,想法便藏在心里。

      昨天,一来觉得没有什么事,二来是又有些想宁陕了,加之恰逢国庆,于是,就做极其简单的准备,决定“来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三个小时后,我到达了被崇山峻岭怀抱的宁陕。

      每到一个陌生地方,我都是喜欢观察,喜欢默默地感受。因为如此,自我觉得比别人的感受要独特,感觉更新鲜。

      旅游大巴过了石泉以后,谁都能感觉到空气中的香味更加浓郁清新,一个个低下的头纷纷抬起来,迷迷瞪瞪的双眼早已睁开,身子早已坐直,灵动的眼神纷纷投向绿色挺拔的大山,“太美了”的惊呼不时地从你或者从她的嘴里发出来。我那时则是使劲儿地嗅,仔细地看。那香味是天然的桂花、野菊花和其他树木散发的香味的混合味儿。透过车窗望去,远处,是除了绿还是绿。近处,开满黄色或白色的桂花树沿路都是,满山遍野间,一簇一簇、一片一片、或大或小的菊花不断映入眼帘。“宁陕是最香的!” 我开始认为。

      “宁绝是最静的”!到达宁陕县城以后,我开始产生了第二种感觉。以前听说宁陕小,这次一见,果然发现了它的小:宁陕县城是顺着长安河的峡谷延伸的, 站在客运站(这里的位置高点)向西向北或者向东望去,整个的宁陕便在眼前,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高高悬挂的牌子,几乎抬眼就能看到。假如来宁陕办事,应该很方便的吧?因为不需要问路,我在想。在宁陕,除了客运站附近有车不停地出入外,其他地方的车辆很少,行人也不是太多。这,就是宁陕“静”的原因。也许是年龄偏大的人的共同爱好,我竟然出奇的喜欢这里天然的静。

      肚子饿了,来到一家饭馆。老板很快过来,面带微笑的问我们吃什么。出门在外,我是比较喜欢吃地方特色饮食的。听我这么一说,老板给我拿来了饭菜单让我选。不长时间,饭就做好,看着颜色配合好极的饭菜,挺有食欲的。于是,我一边吃饭,一边跟老板聊着。

      你做的饭好吃! 我嘴上一边说着,还一边伸出了右手的大拇指。

      “谢谢你的夸奖!”老板的笑是淳朴的,是善良的,是那种看后心里便温暖的笑。

我又说:  你饭做的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说实话,我确实没在哪里学过。做饭主要是把调料放合适,醋不能过酸,盐不能太咸。” 老板说。

      看得出来,你很聪明哦!我说。

      “聪明个啥子哦,做的时间长了,也就做好了嘛。”

      有了这手艺,你老婆就不用做饭了,你很辛苦哦!我又说。

       “辛苦啥子么,有时候我做,有时候她也做呢。”老板一边笑着说,一边用手指着正在里面操作间忙碌的白白胖胖漂亮的女人。看的出来,他很满足,他们的生活很幸福。

      吃完饭以后,我们在县城内转悠着,一边转悠,我一边观察着过往行人:人们的举止很文明,没有随手乱扔的,没有大声说话的,县城很干净,很安宁。宁陕,应该是最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一座城,这是我的又一个感受。

      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我是因为“静”、“净”和“香”而喜欢宁陕。如果把大点的城市看做大家闺秀,那么,宁陕县城绝对是藏在大秦岭深处的小家碧玉,面对她天然的美,面对她的文静,面对她的润泽,我竟然有点不舍了。

      熟识了宁陕后,我还想着石泉,因为“石泉十美”的石泉也是我此次的下一个目标。

      分手的那一刻,我心里一直在不停地说 : 再见,宁陕!以后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