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回族镇:扶贫扶志增动力 产业发展带增收

作者:李鹏来源:江口镇发布时间:李鹏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是秦岭脚下的一个山区小镇,是陕西省3个回族镇之一,也是安康市唯一的回族镇。地广人稀,贫困人口众多。为寻求致富门路,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江口镇的老百姓们带来了一道致富大门,各种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实现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

  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人穷最怕志短,为打破这一传统思想,充分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和决心,该镇多举措全方位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是利用会议、LED显示屏,加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县内脱贫攻坚工作的动态、成效等,营造良好浓厚舆论氛围。其次成立政策宣传大讲台,抽调站所负责人进行宣讲培训,并组织各村在人口密集处大范围设立宣传牌、宣传标语,利用美篇、微信群形式在县政府网站及各大媒体及时报道镇内脱贫攻坚相关消息,进一步提高广大干群的扶贫政策知晓率。在年中召开自强标兵表彰大会,年底召开脱贫攻坚点评大会,组织贫困户、脱贫户、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对光荣脱贫户、脱贫先进典型户进行表彰,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带动后进提升脱贫意识。同时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以建设特色小镇为平台,深入开展道德评议、交友帮扶、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歪风邪气,改善村容村貌树新风,切实发挥环境育人的带动作用,从源头拔穷根。

  齐心搞发展,产业百花齐放。2017年全县产业推进现场会在该镇召开,该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狠抓落实,大力搞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召开产业奖补办法学习会130余场次,技能培训1000人次,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25个,其中市级园区1个,县级园区3个,结合“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按照“脱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能人大户走)走、合作社(能人大户)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大大提升产业发展势头。主导产业中蜂养殖势头强劲,通过请专家搞培训培训、资金扶持扩规模,完善配套设施,2个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真甜蜜”、“回乡蜜”2个蜂蜜自主品牌也逐渐扩大知名度。畜牧养殖规模大幅度提升,江河、旬河、竹山流域、冷水沟四大片区均有较大规模的猪牛养殖场,通过入股、务工、流转、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23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投资260万元全县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竹山村佳惠合作社千头养殖场已投入运营,生猪存栏量达到1124头,当年建成县级园区。合兴牧业投资300余万元,出栏168头,存栏240头,当年建成市级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兴盛种植合作社完成板栗核桃科管暨林下魔芋套种635亩,建成县级园区。全年发放脱贫贷421户1989万元,贴息到户资金152.1万元,投放互助资金289笔170.48万元.种植药材总面积2464亩,产量3052吨(其中天麻169亩39吨;茯苓658亩286吨),新增猪苓11600窝、天麻40万窝、中蜂2330箱;完成核桃科管24664亩、板栗科管29450亩,新建核桃园1500亩,种植魔芋3077亩,兑现产业奖补资金75万元,魔芋专项资金240万元,兑现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165户80.6万元,奖扶市场主体6家,能人大户15户,奖扶资金53万元,基本实现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增收全覆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