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宁陕县召开全县脱贫摘帽百日冲刺暨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以来,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业务股室、局属单位、党员干部深入镇村加强技术服务,开展督查指导,进行入户帮扶,产业脱贫、水利保障、集体产改和包村帮扶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定期研究注重学习。局党委班子将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每周例会制度,汇报工作进展,安排部署工作,做到情况清、底子明。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郭青同志《安康市脱贫攻坚“百日决战”电视讲话》,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专项督导振兴产业。为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十百千”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组织农业股、畜牧中心、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产业办干部,对全县的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督导,全面了解园区发展情况。截至目前,为全县60个“十百千”园区项目安排涉农资金5638.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914.52万元,带动贫困户2838户8507人。
技术服务提升素质。大力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玉米机械化播种等农业机械化指导服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产业脱贫技术服务队深入镇村围绕魔芋、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生猪养殖、蚕桑等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培训。6月以来,开展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3场1800人次,为163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颁发了聘书,实现了贫困户产业指导服务全覆盖。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目前纳入2019年市对县考核的18个供水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效益显著。积极开展往年已完工项目竣工验收及交付试用工作,确保已完工项目发挥效益。争取了农村供水管护经费,出台了管理办法和责任制度,各镇落实了管护人员,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护,对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加装了水质消毒设备,保障农村供水水质安全。目前,38个计划退出村、2019年计划退出户安全饮水达标认定工作已完成基础信息比对、完善,各镇正在组织开展认定工作,我局正在组织人员分批进行水质检测采样工作。
集体经济产改达标。积极开展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核查认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培训工作,规范改革工作程序。截止6月26日,未达标的1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按要求全部完成核查认定任务,并督促落实了集体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红问题,确保贫困人口通过集体经济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问题整改全面落实。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产业扶贫项目不精准,带动脱贫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产业办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采取可行措施,确保全面整改;对脱贫办信息中心反馈的11个镇的产业需求户标注信息进行审核,通过与基层干部对接,力求数据真实,不出现任何差错;同时,建立完善了2019年产业台账,督促和指导各镇各单位按整改措施落实并建立整改台账。
今年以来,城关镇坚持以县摘帽、村退出、户销号为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脱贫攻坚。特别是县脱贫摘帽百日冲刺会召开以后,更是以“两房”、“两业”和问题整改为重点,强力推进,按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摘帽退出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住房突破瓶颈。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千方百计解决好贫困户、非贫困户的安全住房问题,全镇易地扶贫搬迁301户912人,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就搬迁入住238户652人,余63户260人也基本完成房屋装修。特别是在县城安置点无法提供 “1人户”、“ 2人户” 房源的情况下,主动担当作为,克服一切困难,仅2个月就顺利完成华严、贾营原敬老院安置点的改造,解决了31户40人的安全住房问题。及时对全镇所有农户的住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CD级房屋70户173人,实施同步搬迁51户123人、拆除重建19户50人,使全镇村民的住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创业就业步伐加快。通过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拓宽贫困户就业途径,共组织培训23场次,结业567人。通过自主择业、职业介绍、能人大户带动等多种形式,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落实好贫困户公益性岗位,聘用生态护林员67人,聘用护河员62名,其他公益性岗位29个。狠抓社区工厂建设,开发用工岗位,2019年本镇建成社区工厂4个,其中:八亩村高益鞋厂用工34人,汤坪社区工厂用工32人,华严社区工厂用工28人;陕西伟博服饰有限公司已签订框架协议,正在调运设备和招聘工人,可望7月中旬用工80人以上。积极组织招聘活动为脱贫产业园等企业介绍务工人员,增加用工数量。经不懈努力,全镇贫困户异地搬迁后有劳动能力家庭254户839人,已经稳定就业家庭239户,实现稳定就业353人。
问题整改补齐短板。结合中省提出的脱贫攻坚整改年目标,充分发挥“四支队伍”的力量,形成合力抓整改。年初,县研判组对4个贫困村、镇研判组对16个非贫困村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后,全镇紧盯短板和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彻底整改;4月份,中央巡视组反馈陕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后,镇村共同认领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整改;5月份中央考核组反馈考核陕西存在的问题后,又一次进行全面整改。截至目前,县镇深度研判我镇村共计13类2292个问题,已整改13类1919个问题,剩余问题均在加紧整改中;中央巡视组反馈陕西问题共计5类31个问题,我镇、村共查找5类18个问题,已整改4类7个问题;中央成效考核反馈陕西问题共计9类22个问题,我镇、村共查找5类12个问题,已整改4类5个问题。全镇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到位,多次受到县级领导的肯定。
扶志扶智激发动力。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思路,依托道德评议会、群众会、院落会、“我的奋斗故事”宣讲会等,持续开展政策宣传、脱贫故事宣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全面推广“一教二奖三评四罚”扶贫扶志工作法,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第二季度全镇共召开道德评议会23场次,走访贫困群众3000余人次。精准研判内生动力不足原因,精准识别内生动力不足对象83名,精准定策施策,目前镇级已开展扶志扶智宣讲22场次,并组织因酗酒赌博、好逸恶劳、无配偶、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导致内生动力不足等21人积极参加县级精准扶志扶智培训班,内生动力被有效激发。
产业发展助推脱贫。进一步完善“支部+X+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使所有农户都有增收的长效产业,保证稳步长久脱贫。全镇集体经济为贫困户配股1171户,确定产业指导员59名,发展产业共1007户,其中发展魔芋288.1亩,有机种植1737.8亩,食用菌76.15万袋,烤烟300亩,中药材种植323.76亩,经营主体带动务工133人、土地流转1029.7亩、入股分红307387.76元。狠抓“十百千”工程,促农业产业振兴, 9个县级产业园区,现规划到位,总投资979万元,正在抓紧建设施工中,另外镇级确定了园区13个,也正在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县、镇级产业园区的建成,可有效解决贫困户的长远增收问题,同时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