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菜单
处在秦岭深处的宁陕县修建有一处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的界岭碑,站在界岭之上,南边是蜿蜒曲折的秦巴谷地,北边是古老辽阔的关中平原,苍茫恢弘的秦岭山脉东西向横亘陇、秦、鄂三省,子午道从脚下穿过,犹如一带白练在晋魏唐宋明清朝代更迭中断续延顺,与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一起肩负“凿空”秦岭山脉的使命。
至本世纪初,安康通往西安的210国道运载繁忙,总体走向与子午道一致,沿石泉县城北上,到达山城宁陕,翻越茫茫的月河梁、平河梁,出沣峪口进入关中平原,承载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子午道与210国道有部分路段重叠,重叠处,现代文明标志的钢筋水泥铺就的道路两侧古木森森、林海邈邈,早已不复故道踪影。
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贯通以后,国道运载压力骤然释放,恍若归隐,渐次为旅行者所钟爱,徒步茂林深处,山谷溪流侧畔的断崖绝壁上显露的削凿镂刻时有可寻,复述栈道昔日的辉煌,子午道由此撩开迷人的面纱,从历史尘埃和文献典籍中款步而来。
散落在古道上的子午谷、千佛岩、广货街、古桑墩、胭脂坝宛如颗颗珍珠剥落尘泥泛出悠然的历史光泽,行走其间,散开时间流逝、世事沧桑的迷雾,俯仰之际依然能够体会铁马兵戈的悠远和商贾流转的绵延。或有兴趣,在汉魏唐宋以至明清史料典籍、文人书札中探寻,偶然发现一处文人墨客留存的蛛丝马迹与之呼应,当属意外之喜。在文明递进的挤压下,曾经身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的古老哲学命题早已消散在茫茫林海。
今日宁陕,青山逶迤、碧水潺潺。通村公路宽敞洁净,道路两旁的大树葱葱郁郁、阵阵清风携着花香潜入人心、袅袅炊烟替代历史烽烟缓缓升起,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