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商子雍:有文化的宁陕

作者:商子雍 来源:商子雍 发布时间:2020-11-20 20:56 【打印本页】

对文化,我愿意称其为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总和。这么一来,必须承认的事实便是,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有一段时间,有人曾把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叫作“文化沙漠”,谬也!那时的香港,文化绝不会缺少,更遑论没有了,只是文化形态与中国大陆有异罢了。退一步说,就是香港早已回归的今天,那里的文化,不是依然特色独具吗?

或有人质疑:既然文化到处都有,那你商某人的“有文化的宁陕”之谓,岂不是说了一句废话?不然。要知道,文化有优劣之别。当我们说某人或某地“有文化”之时,肯定是夸赞那里的文化属于先进这么一个范畴,让人不胜仰慕,让人向往不已——宁陕,就是如此。

说来有趣,2016年夏天,在事先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竟然两次来到宁陕。

第一次是7月9日,由于在专题片《探秘荔枝古道》中担任嘉宾主持,我和陕西广播电视台的一些年轻朋友南下四川途中,来到宁陕。在县城子午路的标牌之下,沉思良久。我知道,自己脚下,就是西汉末年王莽主持开通的子午道的一段,上面有着历朝历代商贾、军汉留下的层层叠叠的脚印。在江口镇的盐店街,一条已经全然没有商业气息、甚至显得相当落寞的小街,又让我顿生沧海桑田之叹;要知道,若干年前,这里曾是川盐入陕以后的重要交易场所啊!最让我历久难忘的,是这样一件小事:原本,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是准备在江口镇吃午饭的,但一大早从沣峪口进山,沿210国道南行,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在广货街拍摄完毕,不少人已经饥肠辘辘了。管事的赶忙去置办吃的,热锅盔和豆腐乳。小店老板热情谦恭,特意把豆腐乳用油炒了且坚决不收加工费。大家连呼“好吃”,同时禁不住赞叹:宁陕这个地方,真是民风淳朴、待客真诚啊,看来“礼失求诸野”,此说不谬!

广货街、江口镇、宁陕县城,仅仅大半天时间,一次来去匆匆的走马观花,许多美好的记忆,便凝聚在我的心中。

从四川回到西安,休息了没几天,7月29日,参加陕西省作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又一次来到宁陕。仍然是走马观花,但时间却有3天。白天马不停蹄地走访参观,晚上聚精会神地披阅资料,3天过去,一个生机盎然、丰富多彩,在不少方面都体现出正确的生活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生活状态,亦即有着先进文化的宁陕,便展现在我的眼前。

先来说一说宁陕那让人陶醉的绿。宁陕地处秦岭中段南坡,素有“南山老林”之称,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之大,在安康市、在陕西省,都名列第一。来到宁陕,特别是走出县城,进入林区,举目四望,一派苍翠、遍山皆绿,让人心旷神怡。当然,这是大自然恩赐宁陕的一笔财富,但怎样使用这笔财富,却考验着宁陕人的文化成色。一代又一代的宁陕人,显然是长久地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这才是宁陕如今被誉为“秦岭精粹”、有着“绿都”冠冕的文化根基。进入新时期以后,中国人开始从长期的贫困生活中挺起身来,旅游这种在富裕社会才会有的生活方式,逐渐在中国普及,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宁陕,会不会乘机大肆开发、大赚钱财呢?这一次,我在上坝河休憩,我在筒车湾吸氧,左顾右盼,开发的痕迹随处可见,但似乎又都还控制在“适度”这个范畴之内。我不禁慨叹:在自自然然的山上长满了自自然然的树,还有一条条清流自自然然地吟唱着。可以沿着崎岖的山路漫步,直到把自己也溶进满山青翠之中;可以在林木间的树桩上小憩,物我两忘于动人的松涛声里;可以掬一握清泉,把积存于身上和心上的滚滚红尘涤荡净尽。在宁陕人精心呵护的山、川、林、木中陶醉,感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不过,在感恩的同时,还有一点儿千虑一得之愚见要与宁陕的朋友分享。这就是:在人类有能力追求越来越好的生活享受的大背景下,秦岭的被开发是一种宿命,无法避免。但开发秦岭的人一定要明白,秦岭更为重要的使命,是为数不胜数的动物、植物提供生存平台,是给大大小小的河流充当水源涵养地……对秦岭可以进行旅游开发,但必须格外小心。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是自然界的潜在大敌。一处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倘若不被人发现,它就会千年万年在那儿存在着、发展着,即就是有一天终于消失了,那也是自然规律使然,可称之为“善终”。而一旦被人过度开发,那可就是这处自然景观由备受摧残到非正常死亡这一痛苦过程的开始。但凡中国人,尤其是生活在秦岭南北两麓的宁陕人和西安人,大概不会有谁愿意让秦岭遭此厄运吧!

在宁陕,我们还被邀请到一座漂亮的大楼里参观。记不清是在几层了,整整一层楼,一个又一个宽大敞亮的房间,都是文化馆提供给宁陕百姓免费学习书法、绘画、舞蹈、声乐、器乐的场所。遗憾的是,不是上课时间,我们无法和宁陕乡亲一起,接受文化的熏陶,但张贴在墙壁上的出自他们之手的书法、绘画作品,却是精彩纷呈。30日晚上,在五郎关城楼,我们还观看了一场宁陕民歌剧,演员全都是业余,演出水平当然和专业尚有差距,但演出态度则绝对专业,也缘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富而思文,亘古至今,人类社会好像历来都是如此。并且,人们在追求精神享受之时,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旁观,他们更渴望参与其中。宁陕县能把可观的人力和财力,投向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可赞!

有意思的是,从宁陕归来没几天,我应邀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系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评审工作,担任小学组的负责人。我发现,安康市教育局报送的5个节目中,宁陕县宁陕小学的《唐诗古韵》,水平明显高出一筹。在和其他几位专家商议以后,我们把安康市获得的唯一一个小学组奖项授予了这个节目。普通话诵读,历来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学校的强项,这一次,在和安康市区的3所学校、石泉县的1所学校、以及全省几十所学校的较量中,宁陕小学脱颖而出,可见这里果然有文化!

宁陕人曾言“秦岭文化看宁陕”,浅层解读,这是宁陕人信心满满的表现,但深度理解,我更愿意将其视为宁陕人对文化执着追求的决心。短短几天,在我的感受里。优秀的文化在宁陕无处不在。广货街出售热锅盔和豆腐乳的小店里,被浓得化不开的绿拥抱着的山路上,还有五郎关城楼上的真情演出、文化馆里的百姓书画、宁陕小学的精彩诵读……文化的感染力,一次又一次令我动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经济实力、亦即硬实力形成的基础。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县、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宁陕,不就是这样吗?

有文化的宁陕,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