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屈“不屈”——记宁陕县油房村驻村第一书记屈昭雪

作者:柳星星来源:县税务局发布时间:柳星星

第一次来到油房村见到老屈时,只见他身穿一件被洗到褪色的黑色体恤,一条泛白的牛仔裤腿皱皱巴巴的挽至小腿以上,脚上深绿色的解放鞋已被泥水浸透,每走一步都留下了黄泥脚印,鞋里不时还发出“啧啧”的声音。原来,那天天空似漏了“窟窿”一般,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山野林地间、乡村小道里,处处尽被雨水冲刷着,为保证村民汛期安全,老屈独自步行上山查看,看到村民们安全如常才放心。

“来,我给你们说说户上的基本情况,这户家里共4口人,这个是明白卡……”因为工作调动原因,单位对帮扶干部也进行调整补充。“巡山”回来后,屈昭雪也没歇着,赶紧对新接手的帮扶干部们认真介绍着其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还对以前帮扶干部留下的帮扶资料详细解说着,手中还不停的教着如何收集填写资料。那天是我们第一次进村,稀泥、青苔与雨水混为一体,去往山上的路十分“难走”,老屈“打头阵”带着我们一一入户走访,嘴上不停的叮嘱我们注意安全。

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油房村是宁陕县税务局的帮扶联系点之一,老屈是2016年来到这里驻村的,现如今58岁的他驻村有近四年的时间了,由于家在河南,路途遥远,扶贫工作也不容耽搁,一年也就在过年的时候才回趟家,感受家庭的团圆与美好。2017年的中秋,对他来说最是难忘,远在河南巩义已退休的妻子打来电话告诉老屈,在郑州工作的女儿难得休假回家,希望他借着国庆假期回家,一家人过个团圆节。老屈却说:“油房村摘帽进入了冲刺阶段,正值关键时期,不能掉链子,就在村里过吧”。妻子心里挂念着他,背着他爱吃的温县山药与女儿一起搭火车、乘汽车辗转两天来到村里,当看见蜿蜒山路尽头黝黑消瘦的屈昭雪,妻子不禁潸然泪下:“知道你苦,没想到这么苦”,那双粗糙温暖的双手紧紧握住妻子,安慰着笑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我给你说说村里的新变化”。

李志林,身患残疾,是低保贫困户,两年前的他生活困难,每年的收入仅有低保金和自己力所能及的做些轻巧零活儿,一直想发展产业脱贫,但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让他一度愁眉不展,犹如一块大石深压心底。屈昭雪得知后,协助其申请脱贫贷款5万元,又帮忙购买生产食用菌原材料,从下种开始经常上门帮助李志林打理袋料香菇,并邀请县农技站的专家上门技术指导,经过近两年的辛勤付出,李志林发展袋料香菇1万袋,去年纯收入达13000元。

在尝到了第一桶金的甜头后,李志林又开始了其他的“盘算”,便找到了老屈,说他还想发展养殖,请老屈帮他参谋参谋。老屈得知后,立即关心道:“你的身体能吃得消吗?”“只要日子能过好,我不怕累,我还能做”。听着李志林质朴的话语,屈昭雪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考虑到李志林身患残疾,老屈想为他找个稍微轻巧、成本少风险低的养殖路子,随后老屈几经奔走,最终打听到隆源梅花鹿养殖基地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在寻找“领鹿人”,便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李志林,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促成了隆源梅花鹿养殖基地与李志林的梅花鹿领养合作,基地提供出栏梅花鹿,负责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李志林主要负责提供梅花鹿饲料及平常的养护,基地每年定期支付领养费2500元/只/年,如在领养期间梅花鹿产下幼崽再奖励2500元/只,计划今年领养梅花鹿50只、明年领养100只。为解决资金难题,老屈又借着“三变”改革东风,经村民大会通过后,将村集体资金22万元入股到李志林名下作为启动资金,年底进行分红,在圈舍搭建及收购饲料期间,李志林优先雇佣贫困户,并支付工资120元-150元/天,以领养园辐射带动全村发展,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共同致富目标。“感谢现在的好政策,感谢屈书记为我找的这么好的致富路”李志林感激道,现在的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乐此不疲,浑身充满干劲,脱贫信心十足。

这只是屈昭雪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一个缩影。驻村几年来,在县镇村、县税务局及他的努力下,村里也发生了大变化,村活动室重新修建、设施配备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蔚然成风、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截至目前,全村完成村道硬化亮化7公里、农户房屋改造95户、房屋美化55户;协调新建移动通信基站1座;修建河堤50米、新建水库1处、蓄水池3处,保障村民日常安全饮水97户;修建灌溉渠110米,为70亩良田稳产提供坚实保障;推广种植猪苓30000窝、茯苓7900窝、袋料香菇15万袋、土蜂养殖800余箱、生态土鸡1500余只、梅花鹿领养园1个;资助贫困学生10余名……一串串数字是屈昭雪努力的收获,也是他汗水留下的痕迹,这些也真切记录下了油房村脱贫致富的喜人变化。

黝黑的皮肤映出平日的辛劳,深邃的眼里透着坚毅的目光,些许的白发印证岁月的足迹,默默的坚守是骨子里的不屈。“我还能再干两年,希望村民们都过得好……”,这是他的心愿,这就是“不屈”的老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