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农作物生长旺盛季节,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力量在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的调度下,深入到全县40个贫困村837户发展产业贫困户中,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县产业技术服务督导组及时跟进,对全县163名贫困户发展产业指导员、87名农技干部、40名技术包帮干部入户、8名特聘农技员开展产业指导及技术服务的成效入户走访,进行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其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产业指导全县40个贫困村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的建立,产业规划及贫困户发展产业台账建立以及技术服务110明白卡张贴到户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针对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促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责任进一步夯实,确保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精准高效,不走形式,不漏一户一人,实现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全覆盖。
8月20日,城关镇月河村的产业指导员刘栋,技术帮扶干部艾美玲,特聘农技员袁宝隆一行三人开始了月河村产业贫困户的入户产业指导及技术帮扶工作。每到一户他们首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核实,张贴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明白卡,详细询问产业发展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产业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他们从清晨出发直至傍晚七点,共完成了11户发展产业贫困户的产业指导及技术服务工作。在月河村腰竹沟组贫困户余光朝家中,指导员艾美玲和特聘农技员袁保隆了解到该户去年养蜂82箱,因冬季缺蜜管理不到位今年春天只有二十箱蜂了,袁保隆迅速从技术角度进行详细讲解,一是,蜂场蜂箱蜂具没消毒。二是春繁期间,气温时冷时热蜂多于脾,未封盖的子脾冻坏了。三是春繁期间外界没有蜜源缺蜜容易逃跑。烂子病的治疗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抽脾,将烂子脾抽掉,换新脾,始终要保持蜂多于脾,抽掉的脾进行处理消毒才能二次使用,逃跑原因是缺蜜,要进行奖励饲喂。余光朝听得很认真,袁保隆讲的也很认真,余光朝不停的点头示意他明白了。
全县由产业指导员、技术包帮干部、特聘农技员、职业农民志愿者、乡土人才组成的技术服务小分队共有60余人,他们分村分片定期入户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非常机动灵活,群众满意率非常高。但这些小分队在县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的调度下,又能迅速整合力量,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和服务,达到了调度科学,满足不同技术服务群体的需要。2019年,各技术服务小分队陆续开展入户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612户,入户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仍在继续。
刘大华、朱清元、袁保隆、邹德洲、李吉华、吴功明、陈勇、张修根8名同志是农水局聘用的特聘农技员,他们在中蜂养殖、畜牧养殖、魔芋、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等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们自从担任我县特聘农技员后,尽职尽责,入户中倾心为贫困户讲授技术知识,经常在烈日下深入田间地头为其解决技术难题。
8月22日,产业指导员王能现与特聘农技员朱清元、李吉华、邹德洲来到金川镇兴隆村李建国的家了解到该户老式中蜂养殖18桶,现在要进行老式蜂箱改良换新式,壮大产业。便迅速进行记录,现场对该技术进行了讲解,提醒他现在不是过箱的季节,因外界无蜜,过箱会引起盗蜂打架至全箱死亡。得到技术指导服务的李建国感激不已,紧紧的握着朱清元的手说,“要不是你们今天来指导,我现在改良会损失惨重,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临走时,产业指导员王能现又给李建国讲,“产业技术服务110明白卡贴在你墙上的,有啥需求记得打电话。”
8月24日上午,特聘农技员刘大华查看了产业技术帮扶指导表册,其中有三户在大山里,刘大华准备好了各类表册和问卷,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驶车十几公里,便把车停在路边,顶着烈日翻山越岭步行三公里左右,来到了贫困户熊友明的家,熊友明和她老公何远升正在看电视,他们连忙将刘大华迎进屋,看到刘大华满头大汗,突然而来,感到诧异,连忙倒上开水,问到:“这么热的天,中午都在家看电视或者睡午觉,你怎么不怕热呀!”刘大华迅速拿出各类表册,说明来意,“我是你家的产业技术指导员和农水局特聘农技员,来了解你家家庭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宁陕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运行机制、以及你在产业发展中需要我给你提供哪些服务的”何远升连忙抢着说:“好!好!好!那你太辛苦了!”“家中共有2人,目前发展的产业有魔芋六亩、中蜂18箱,患有高血压、慢性病,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田面积、产业带贫主体……”按刘大华询问的内容,他一一的回答,刘大华仔细一一填入产业技术服务工作记录表,然后让贫困户确认签字,刘大华又拿出产业技术服务明白卡,这是你家的产业技术服务110明白卡,刘大华便给他张贴上墙,仔细讲解了上面的每一个产业技术服务类型和电话,运行机制,何远升笑着点头说:“有这个那就更好了,发展哪项产业,遇到问题,我就知道该打哪个电话”,最后刘大华问:你对现在的产业有啥问题需要指导,他说“就是养的蜂子爱长棉虫”,刘大华现场就揭开了几箱蜂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确实有棉虫,刘大华一一给他讲解了防治方法,给他写在了纸上,怕他忘记了,最后刘大华问:“你对我今天的服务满意么”,何远升笑着说:“你这上门面对面的给我仔细讲解,我是非常的满意”,“那请您给我签个字吧”,何远升高兴的拿起笔在服务记录表的“非常满意”选项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刘大华又问了安置点房子装修了没有,在哪里等等情况……说着刘大华就收拾完东西,告诉他们要走,夫妻俩连忙站起来不让走,说要留下来吃饭,大华说:“不了,我们还要去下一家,还多呢”他们很不舍的送走了刘大华,直到远去……
2019年以来,我县为实现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全覆盖,更加精准高效,助力脱贫攻坚,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壮服务队伍。截至目前,我县组织各镇分管领导、农技员、特聘农技员、职业农民志愿者共召开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动员会、推进会6场次,聘请产业指导员163名;特聘农技员8名,魔芋首席专家1名;农技推广体系农技员87名;职业农民志愿者45名。二是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年初,县农水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宁陕县2019年产业脱贫技术服务方案》,重点围绕40个贫困村,从产业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及接受能力出发,分层分类施策开展技术帮扶,实现产业技术帮扶、技术干部包联、普及性技术培训、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四大全覆盖”。三是加强调度管理,严格督导考核。通过县镇两级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紧密衔接,实现了技术服务力量的科学整合和迅速调配。县产业办成立了产业脱贫技术服务督导组,通过走访调查重点对各镇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建设,技术力量的调配,指导员到户开展产业指导,发展产业贫困户对指导员和技术包帮干部的知晓率、满意率进行掌握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各镇下达整改清单,促使各镇及时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