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体会

纪检人扶贫手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者:陈金瑞 来源:宁陕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9-09-11 08:45 【打印本页】

细细想来,从2018年9月成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参与扶贫工作以来,没有跌宕起伏的经历,也讲不出能让人热泪盈眶的事迹。但是我在为扶贫工作贡献微薄力量的同时,也见证着我身边每位“扶贫人”的坚守和奉献,见证着连心帮扶群众欣欣向荣的日子。

脱贫攻坚中,时代是出卷人,困难重重骨头难啃。宁陕县在自然资源禀赋方面,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用耕地仅约有4%。在百度百科里介绍我县地貌:“可分为高山、中山、低山河谷3种地貌类型。”说白了就是山连山连山连山。经济方面,宁陕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铁路,没有大型工厂,没有高精尖产业,可用耕地少、坡度大,无法形成机械化、产业化生产,所以基本经济来源依然是父辈靠种地和出劳力,子女靠打工和去外地,收入微薄。医疗上,在2007年新农合推行以来,报销比例和范围逐渐提高,农村医疗压力才有所减小。

脱贫攻坚中,我们是答卷人,事关人民福祉。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而搭上政策的快车,让宁陕县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带动群众富裕,也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已经记不清我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忠华书记做了多少次批示,乔良常委布置了多少次工作,黄秋菊组长送了多少次图书,袁超哥带去了多少次衣服,付建波、刘陈华组长在村上坚守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程良燕姐姐打了多少次电话,纪检干部们解决了多少困难,送去了多少温暖和问候。但每当看到一年又一年的发展帮扶计划,看到两免一补一计划、慢性病办证、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补偿、就业技能培训、高龄补贴、危房改造、扶贫搬迁一个一个落实的帮扶政策填入纪实手册上,看到收入核算表中出售蜂蜜、种植灯台七、猪苓、养猪、砍灌木、生态护林一项一项跳动的收入数字,看到连心户家中新修的厕所,添置的电视、洗衣机、太阳能,看到扶贫下乡车中那一双双坚定的眼神,我知道在这场战役中每位扶贫人都是最坚强的战士,我最佩服的战士。

脱贫攻坚中,人民是阅卷人,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老百姓的反映是最真实、最直观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到村时,那一户户一家家欣喜的笑容,干部和连心群众拉着家常,互相道着问候,了解着近况,那种亲近,那种信任让我沉醉。每次我们帮扶干部离开时和群众道着离别,一句“我走啦,你们注意身体。”一句“好,慢点,慢点,注意安全。”简简单单的话,却让人感动,仿佛是这世界最动听的语言。我想,群众日益变好的生活条件和那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都是对我们扶贫最好的认可,对答卷最好的赋分。

我们干部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要把纪检干部的关怀之心放入扶贫工作,乐于奉献,推己及人,把自己当群众的贴心人,去为他们考虑;要把纪检干部的责任之心放入扶贫工作,勇于履行责任,该落实的政策一项不落下,该帮扶的群众一个不掉队,把履责体现在点点滴滴;要把纪检干部的攻坚克难之心放入扶贫工作,要敢于向这场脱贫攻坚战争亮剑,敢啃硬骨头,克服困难解决为群众实实在在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每位扶贫人都做最勇敢的战士,和帮扶群众一同战斗的战士,与党和国家共同成长的战士,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根基层的价值选择,心系国家的责任担当,在脱贫攻坚中绽放人生别样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