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些鸡养的还不错,也还肯吃,你把它们养在这也确实方便。”这是油房村核查组成员杨琼的话。核查队员一路而上,途经一片竹林,远远听见鸡鸣的声音,入目便见竹林中圈起的篱笆,鸡群低头在竹林中扒拉着虫子。主人正巧端来一盆饲料,撒入竹林,看着鸡群一哄而上也忍不住笑着回应到,“是啊,政策好,买这么些鸡,国税局补了一些我自己又出了一些,没花到多少钱,而且今年土鸡的价钱比往年要好,估计能赚上一些。”
核查队员一行,沿着青苔爬满的小路向上走,途中不时与路边的农户拉两句家常,很快的就来到了预计今年脱贫退出户杨兴才家中。
来到院子里,杨兴才正坐在凳子上摘辣椒,手边放着他的拐杖,看到前来核查的人员,他忙放下手里的活,扶住板凳,撑着拐杖,站起身来,招呼着我们进屋落座。雨中的半山腰,空气中夹带着凉意,杨兴才招呼我们围坐在火炉跟前,不时的往炉子中添加柴火。核查成员在询问和了解情况的过程中,他的妻子话语中屡屡表达感激,感恩政策的惠及,感谢干部的帮扶,言语不多的杨兴才在一旁频频点头。他七十多岁的妻子说:“老头今年看病住院总的花了五万块,国家报销了四万多,我们自己就花了几千块,这要没这么些政策,把我们逼死也拿不出这些钱啊。”说到这,老两口都流露出了感激的神情……
临走的时候,看到院子里秋收后挂起来风干的一串串玉米,再看向老两口佝偻的身影,这是贫困户人穷志不短,勤劳为脱贫的见证;从前到户的泥泞小路路面经过拓宽和硬化,不仅方便了老两口的出行,而且再也不会发生老两口在阴雨天滑倒摔伤住院的情况,这是帮扶干部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办事的体现;杨兴才老两口都已七十多岁,没有劳动力,没有生产收入,还伴有残疾,只能靠国家落实兜底保障,通过高龄补贴,养老金,低保金和残疾补贴来生活,这是国家给出脱贫不脱政策的保障。
尽精微,致广大。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若每一位干部都坚守初心,从小处着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放在心里,而不是把调子唱得很高,道理讲得很多,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的做派,那么何愁脱贫摘帽。若每一位干部都砥砺前行,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群众最急需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办力所能及的事,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力求每一件事情不仅要办到桌面上,还要办到群众心坎里,那么何愁脱贫达标。
小雨将歇,太山庙镇脱贫退出贫困户交叉核查工作仍在继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