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江口镇有座清代“大夫第”古宅

作者:卢剑利 来源:微宁陕 发布时间:2019-12-02 08:52 【打印本页】

宁陕县江口高桥村现今在陕西省政府机关事务局干部帮扶下,村容已经大变样,不过中国各地有不少古宅,但从大美秦岭陕西安康宁陕县江口回族自治镇高桥村清代古宅"大夫第"的外墙一路走过,心中泛起诧异:雕梁画栋,百多年的风雨冲刷,历经岁月苍桑,古旧的“大夫第”牌匾高悬门楣。绕过遮挡视线的'大门过道,原先的诧异变成了吃惊:这老宅,竟不是多年来在高桥村回族民风及周边村落看惯的进式屋宅,阔落落的“回”字形严然清代北京城四合院式结构。

面前是一个小天井,烈日下却让人感到隐隐凉意。穿过厅堂眼前豁然开朗——大天井全用青砖铺就,这里,就是大夫第的中心了。天井北面是上房,有大厅、走廊和两个阁楼式房间,屋檐上、栋梁上、门窗上遍布砖雕、木雕、瓷雕、石雕,皆是精雕细刻,匠心独具,花草虫鱼栩栩如生,飞禽走兽形象逼真,人物故事生动传神。我们于是或贮足端详或移步观赏,不时发出啧啧赞叹声。

文魁、武魁、见义勇为、兄弟登科、诰封中宪大夫……大夫第里的牌匾尤其多,建造屋宅主人乃晚清三品官员的老宅。这里除了四合院式结构外,硬山顶翘脊,古朴简洁的装饰令它明显与其他南方官宅不同。“大夫第”,顾名思义是士大夫的宅第,主人不是“平民百姓”。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从五品 “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

眼前的高桥村的“大夫第”是一座很有文化品位的传统民居,可惜已经严重损坏。但这里的“大夫第”主人,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清代官宦,这一点是不假的。宁陕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设县,历经沧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科举时代,讲究“读书做官”,专制社会的统治者也希望以此来稳定社会。然而,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是很困难的。所以统治者一方面极力宣扬“耕读传家”、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对于“科考成功”者和“入仕当官”者采取“封妻荫子”、“加官进爵”等等手段以笼络人心。

我们所看到大门口有“大夫第”匾额,即这家人(或家族)是当官入仕的“不一般人”。据当地年过八旬的老人讲,这家主人是晚清时代的三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级官员,这家人的后代现都在国外。 “尚书门第旧,凭吊话沧桑。”漫步至庭院后,映入眼帘的是残破荒败的房屋格局,仿佛在向我们倾诉那消逝的往事。睹物思人,我不禁喟然叹息世事沧桑、好景不长。诚然自然界的风雨,人世间的兴替,使千百年来的人、事、物荡然无存,但印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诗“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江口,史称东江口,始于秦末汉初。因江河发源于秦岭主峰太白山之东,出口处在此与洵河汇集,故称“东江口”。解放前,为洵江乡。解放后,1950年设江口乡。1958年改称江口公社,辖江口、沙沟、黄金、丰富、旬阳坝五个管理区。1961复设江口区,下辖九个公社,1984年成立江口回族乡,1996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江口回族镇,下辖7个行政村,1996年撤区并乡后,将原竹山乡4个村并入沙坪乡,2001年又将沙坪乡并入江口回族镇,现辖9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是全省仅有的2个回族乡镇之一。镇政府驻地江口街东江大道中段。江口中学创建于清光绪9年,原名旬江书院。

江口高桥村曾是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3年3月,革命前辈刘瑞龙(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之父)到川陕革命根据地曾被任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不久改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参加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攻”斗争。期间,刘瑞龙曾在高桥村驻地工作些时日。每当人们乘车路过宁陕江口镇下街时,一座高耸的丰碑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就是中共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陵园的纪念碑。198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原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书写了“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在《红旗》杂志发表了《向革命先烈学习,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纪念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的悼念文章。中顾委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原豫鄂陕边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行署主任汪锋书写了“骨埋秦岭传千古,血洒东江育新人”的题词。

1946年六、七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突破国民党二十多万军队的层层包围,克服重重困难,转战到陕南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国民党反动派多次要求我中原部队派出代表到西安和谈。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我中原军区派干部旅旅长张文津、政治部主任吴祖贻、军区干部毛楚雄三同志为和谈代表,前往西安谈判。8月7日,他们从镇安县杨泗庙出发,于10日途径宁陕县江口镇时,被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秘密杀害。为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1984年在江口回族镇修建了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陵园,2001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观宁陕县江口回族自治镇高桥村"大夫第",这里的一砖一瓦,依然回荡着潮水来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