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扶贫小小说三题

作者:安鹏 来源:广货街镇 发布时间:2020-04-07 09:01 【打印本页】
夏镇长妈妈的猪圈


      最近镇上要完成搬迁贫困户的宅基地腾退,抽掉我们司法所支援各村,和夏镇长分在了一组。夏镇长家在本地,早上我们出发时接到了他妈的电话,叮嘱儿子,你是当地人都沾亲带故,你去拆人家房子,就把亲戚朋友都得罪了,能不能换个人去,老夏沉默一会儿,跟他妈说,我工作的事你就别管了,随即挂了电话。
      我们一起到村上,与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去了元潭村坪沟组,今天要拆的是老冯家的老房子。老冯儿女都出去打工了,一个人在家,除了种点庄稼,剩下最重要的事就是他喂的三头猪,等着过年一家团聚,杀了猪再烘些腊肉让打工的孩子带着。在七八个镇村干部努力下,一上午帮老冯腾空了房子,妥善安置完老人的寿料,剩下最大的难题就是三头猪。通过人托人,在下午联系了猪贩子,可是老冯死活只同意卖两头,剩下一头猪一定要喂到年关,只为了让外出的儿女回来能吃到他养的年猪。工作队七八个人轮流上阵,一下午也没说服老冯,老冯一边哭一边说,我理解你们村上和镇上干部的不容易,我不阻拦国家政策,房子你们该拆就拆,我自己搭个窝棚,睡在猪圈旁边,养到过年杀了猪我就去镇上的新房住。听到这里我们都沉默了,秦岭山区的冬天就要来了,也许过不了几天就要下第一场雪了,不能任由群众住在窝棚里。可是这一户拆不掉,下面就无法进行,整村的腾退任务卡在了一头猪身上。夜已深,驻村工作队开会,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老冯的猪,大家发表意见,有提出找人代养的,有建议工作队出钱高价收购的,始终没有一个主意能让老冯去集镇新房居住,又能解决好猪的问题。沉默了半天老夏拍板了,我妈家在集镇安置点附近,明天就把老冯的猪拉去我家猪圈,这样他能住新房,我们也能按期完成上级腾退任务,还能让他安心把猪养到过年。困扰工作队一天的猪难题,在老夏他妈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回到镇上,我约饿了一天的老夏一起去吃口晚饭,老夏摇摇头,我还得去接着做我妈的工作。我问他早上你挂了电话阿姨肯定生气了,他笑笑说,谁让我是他儿子。

蔡政委的周末


      蔡政委是公安局领导,在这个人口7万左右的山区小县,也是一位普通群众和干部眼中的大领导了。最开始认识蔡政委是他作为元潭村工作队总队长来镇上开会。那天他穿的便装,一进镇政府大门笑呵呵的迎上来,镇领导都不在,正好是我接待的他,由于回县上工作时间短,直到跟他聊完镇上最近脱贫工作情况,送他离开后,才知道他是公安局的蔡政委,在第一印象中他和蔼的就像邻居家的大叔。
      上个周五县委发文,为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到省上检查结束前,都不再放假,意味着未来几个月都不能休息,这可能是2019年能休的最后一个周末。周六上午我们继续在坪沟组腾退,站在贫困户的屋顶上,远远的看着交警队的皮卡车进了沟,在这个除了三轮车、摩托车能进来的小山沟,一般很少有机动车进来,所以也没什么交通事故。直到一行人下车才知道是蔡政委带着治安大队和看守所的领导、民警来帮我们一起工作了。由于他们的越野车进不了沟,就开了交警队的皮卡才勉强进来。到达拆除现场,来不及歇口气,就投入到我们的工作队伍。把刘长根家拆完的木料一根根从土里掏出来,码放整齐,三个小时没歇一口气,夹杂着黑灰的汗水不一会就打湿了警服,抬完木料又紧接着帮王义海家搬东西,七八十年代的木柜又大又重,里面还装了粮食,必须四个人合力才能抬动。找到麻绳后,我们这帮年轻人犯了难,不会打杠子结,蔡政委接过麻绳三两下打好,还主动要抬后面,怕我们没干过这活,碰到脚,五十来岁的人抬起杠子比我们还要轻松。腾完屋里的东西,接下来就是拆房上的瓦留给周边还有需求的群众修缮房子用。在蔡政委指挥下,我们七八个干部组成了拆瓦流水线,年轻灵活的上到房顶,卸下瓦片,一个个传递到蔡政委手中,由他最后码放整齐。几千块瓦就这样完整拆卸,成为周边未搬迁群众将来维修房屋的建材。等到一切结束后,我抬起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经挂在了山岗,寒风袭来,大家都裹紧了汗湿的衣服。 
      回到村上,一帮人准备洗手做晚饭,蔡政委笑着走进来说到,你们这帮小年轻,一看就没在家吃过苦,走吧,我已经安排好了,今晚请大家吃饭,好好慰劳一下你们。为了缓解疲劳他还特意买了两瓶酒,在我们笑称的乡村大酒店里,一行人围坐在一起,听蔡政委讲着从警以来在基层工作的趣事,欢声笑语间扫去了一天的疲劳,蔡政委一行也留在村上住宿。周日一早,我们8点到村委会,蔡政委一行已经在等着我们,又是一天同样内容的劳动,终于腾空了坪沟组剩余的三户,围坐在临时烧起的篝火旁,蔡政委安排完明天机械拆除的安全注意事项,就要和其他民警一起赶回一百公里外的县城,准备第二天的会议,看着他端起泡面略微有些沉重的手,队里的小吴开起了玩笑,蔡政委真地过了一个充实的周末。

吴涛的鞋子


      提起公安局的吴涛在元潭村可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也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帮村民接水电,维修房子,维修家用电器,帮小朋友辅导作业,研究村里养蜂,总之在我接触过的村民中,有啥困难都会先给吴涛打电话,似乎没有他搞不定的事。
      由于年龄相仿,我们也自然从工作伙伴成为了好朋友,下村的时候总是他骑着警用摩托带着我,一路听他讲着驻村以来点点滴滴。在他的讲述中,从来没有抱怨和诉苦,有的只是各种乡间趣闻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群众诉求,因此他也被称为元潭村工作队第一段子手。就这样,下村的路上不再枯燥无味,这辆摩托车也时而发出丁零当啷的伴奏,附和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双十一那天,吴涛一反常态严肃地问我,安哥你帮我参谋一下,我看的这个徒步鞋和冲锋衣咋样?我接过手机一看,购物车里有一双男士的徒步鞋和女士的冲锋衣,合计一千多,我半开玩笑的问他,鞋子肯定是你自己的,老实说这么好看的冲锋衣给哪个买的?吴涛笑嘻嘻说还能是谁,给我媳妇呗,我驻村以来,回家的次数都能数过来,家跟旅馆差不多,孩子又小,家里里里外外都靠媳妇一个人,前段时间孩子病了,我也没时间回去,真的挺对不住媳妇的,给她买件好衣服哄哄她,你帮我参谋一下看咋样,这双鞋我看了好久了,先留着,过段时间买。听到这里,我心里难受了,从别的队员口中,我听说吴涛驻村以来一直自己贴钱帮助群众,春天为了帮大家发展产业他自己买了好多种子给贫困户种,前几天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太太搬家,棉鞋找不到了,吴涛啥也没说,自己到镇里买了两双棉鞋给老人家送去,这些钱也没有报销的地方,都是他从不多的工资里挤出来自己贴了。夏天我在县城见吴涛卖玉米,还开玩笑逗他,你自己也搞起了副业,后来才知道是帮一贫困户卖甜玉米,卖的钱都给了贫困户,自己还贴了来回两百公里的油费。就在我愣神的功夫,吴涛已经迈着飞快的步伐向南沟进发,剩下这段路要过一条河,还是岔路,也没有手机信号,只能把摩托车留在大路口给后来的同志当路标,好知道我们去哪了,走了半个小时,才赶到入户的贫困户家里,干完预定的腾退任务,我们又往回走。走了不远吴涛突然坐下来,脱下鞋子开始往外抖沙子,这时我才发现,原来由于经常走山路,他脚上穿的鞋子,鞋底已经磨破,今天算是彻底报废,就这样将就着回到大路边,骑上摩托车,又要去下一户群众家里,等到忙完一天回到村上,我问吴涛这下你的鞋子非买不可了吧,他还是那副笑嘻嘻的表情,宿舍还有,下个月发工资了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