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宁陕观音山摩崖石

作者:王晓群 来源:安康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22 14:07 【打印本页】

早就知道宁陕县太山庙镇有座观音山,位于古子午道旁、池河中段的深山里。魏晋年间就有僧人在那里活动,建有莲花禅寺,立碑文,撰摩崖,香火颇旺,一时间成为陕南佛家胜地。后因战乱和匪患,观音山渐渐被历史边缘化。只能从史料和记载中依稀窥见当年的辉煌。

二零一三年六月的一个星期天,应宁陕县文联主席阮杰先生相约,我们踏上了前往观音山的道路。

沿着小观音沟向上,小道崎岖,高一脚、低一步,远不比平路好走。路只有一脚来宽,多是毛石台阶,好在道路两旁都有树木,攀爬中能找到扶手的地方。道路在脊梁上串联起无数个 “Z”字,向左、向右;再向左、再向右。三步一拐弯,五步一回头,长长的向上延伸,延伸的尽头是天,像要通往天宫。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到达莲花禅寺。群山环抱的几十亩平坦谷地,山如一瓣瓣盛开的巨大莲花,谷若田田荷叶。莲花禅寺坐落中间,两进院落,占地数亩。白墙灰瓦缝隙里飘出的袅袅炊烟,仿佛有一丝丝清幽仙绕的气息。世外桃源藏古寺、于无声处听禅声。

莲花禅寺虽然破旧,但仍不失当年的恢弘和庄严。一对威武石狮镇守寺门,大概是长期受人们膜拜的缘故头顶光滑如漆,一些不知名的石碑、石条、石磨、石槽、石柱散落在院落和树林里,一地凌乱,满目苍凉。昔日雕刻的痕迹依稀可见;有的断裂几块,首尾相互找不到自我;有的被掩埋地里,露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图案;还有的被树木包围,上面长满青苔。

寺院沿坎的基石上雕刻着成组故事,清晰可见,有龙飞凤舞,有飞禽走兽,有山川花草、有田园牧歌、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寺院后面的石质轿顶,高高耸立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上圆下方顶部有莲花宝盖,形如宝瓶;最引人注目的是丛林里的佛塔,其中一坐五六米高的石质佛塔,上下九层,各层形状不一,塔身或圆或方,饱经风霜却依然坚挺立着。

寺院东南之巅的蜡烛峰是一道亮丽风景。万山拱卫,苍劲耸托。山崖急落万丈悬空,险峻峭壁借势凌空飞架,风刮雨削铸成千年蜡烛模样,远远看去犹如掩隐在万顷碧波中。

小庙背后面有一块巨石,是我多次欲拜访的目的地,向往已久。过去只能在史料与典籍中见到文字记载。巨大石上镌刻着“敕赐山田五百里永充香火,真觉大士,唐武德八年”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敕赐”只能是皇帝才能使用的字眼,出现在这里必有不同凡响的原由。《隋书·高颎列传》载,高炯当年跟随杨坚打天下,为大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高颎晋位柱国、左仆射,进封渤海郡公,齐国公,又拜为宰相。高颎在朝廷地位越高,嫉妒的大臣就越多。后来,杨坚听信谗言:报国寺沙门真觉曾对高颎说明年国家将有大丧,皇帝有大灾难。杨坚听了十分震怒,除掉高颎的官籍,贬为平民留下一条性命。高颎处境艰难,门下谋士纷纷散去,报国寺的真觉也被流放终南山,隐于观音山莲花禅寺。

大业十一年(615),胡人尔朱敞出任金州刺史,又时逢朝廷敕往天下名山,尔朱敞效仿朝廷做法,敬拜观音山莲花禅寺,尊号真觉为“真觉大士”。唐初时期,高宗李渊重视佛教的发展,他把拜佛悟禅作为教化于民的手段。深得高祖信任的尔朱敞封为金州总管,统领一方。武德八年(625)李渊可能出于对观音山莲花禅寺的慕名或是对真觉大士的敬佩,敕赐真觉大士在观音山“山田周五百里,永充香火”。

一座普通的山峰,一块普通的石头。虽不那么俊秀,却隐埋着鲜为人知的历史。用手触摸摩崖石刻,能感到历史的沧桑。已经在这里存在了一千三百九十四年,见证了观音山的曾经,也见证了大隋王朝的历史变迁。

站在观音山上凭栏远眺:峰峦叠嶂,林海茫茫。热烈的阳光把叠叠重重的灰绿色山峦和沟壑一古脑都融合起来,看不见远处,分不清古今,一切都显得朦胧、迷离。我们虔诚地来了,心怀崇敬,又虔诚地离开,多了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