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人大机关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在选派驻村工作队员上,着眼于“选准一个能人、带好一个班子、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将“能人治村”作为强村富民的战略工程,为实现全村脱贫摘帽,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基层组织保障,县人大机关于2018年选派吕涛同志到宁陕县筒车湾镇龙王潭村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为民爱民、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情怀,为龙王潭村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书写了一段扶贫佳话。
筑牢堡垒 提供组织保障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为了打赢这场时间紧、任务重的脱贫攻坚战,他认真践行“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工作理念,在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工作的同时,他与村支部一起学习探索,在党员中创新性开展了以“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勤劳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五旗党员”竞赛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评选,让党员“干”起来,树立了一批榜样标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8年,吴朝文等4名党员为了带动贫困户增收,自发每人出资5万元成立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32户,通过流转林地、入股分红、合作社务工等方式使贫困户当年增收23万元。事实证明,龙王潭村的“五旗党员”竞赛活动成效明显,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进行推广。
落实政策 力求精准服务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的要求,他深知精准脱贫的根基是要把握住精准服务这一关键环节。为此他驻村后,白天入户摸情况,晚上桌前学理论,短短42天就完成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走访,指导帮扶干部对87户建档立卡户,因户施策,一一制定了帮扶计划,建立了户情台账,认真做好服务,帮助11名贫困群众分别办理了残疾证和慢病证,帮助4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申领助学金6400元,指导67人次贫困群众申领产业奖补资金11.25万元,帮助6名贫困女性申领扶贫理赔项目资金9500元,协助32名住院群众办理报销手续……确保了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深受群众好评。
促进增收 打造脱贫产业
龙王潭村是“引汉济渭”工程库区淹没区、影响区,耕地大半被库区征用,仅剩耕地不足百余亩,是典型的“养殖业不符合政策、工业无条件、旅游业无项目”的三无贫困村。在入户走访时,贫困户张凤文对他说“咱这地方什么都没有,要发展产业恐怕是要登天哟”,面对困难重重的村情,他坚持把“不落一人”作为底线任务,把“长久脱贫”作为最终成绩单。为汲取外地经验做法,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多方考察、向市场问路。想过养牛、养鱼、做园艺、种药材等等,但因受多种因素影响都未成功。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单位领导刘家华副主任在下乡与他交谈中说道:耕地资源少,就往林下走……一语点醒梦中人,他再次带领村两委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林下魔芋比大田魔芋长势好、市场前景好。随后,他与工作队毅然决定,明确了长短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长期已打造“百亩果园、千亩竹海、万亩湖面”独特库区景观,发展乡村旅游,两年来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建成了50亩果园和300亩竹林,为长效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短期发展林下种植产业,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引进项目资金158万元,建成了800亩林下魔芋园区,修通了1.5公里园区产业路,建好了180㎡管护用房,带动群众97户236人增收51万元。同时,在他的指导下还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争取政府资金45.6万元,为76户贫困群众配股,每年享受稳定分红。产业从无到有,他与工作队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为群众增收、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基固本 改善基础设施
实施干田梁安置点建设项目,建成了71套住房,让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新生活;实施龙王潭村通组道路建设工程,争取资金600余万元,建好了6.5公里猫儿沟组、荆竹沟组通组道路,一举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建设林下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修建了200㎡文化广场,安装体育器材,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争取项目资金18万元,对5户群众和1户贫困户房屋进行改造提升,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争取资金10.5万元,为村委会安装电子会标两块、空调3台、电脑两台,为干田梁安置小区修建便民梯13米,为村级卫生室购买办公和生活用品……如今的龙王潭村村容村貌凤凰涅槃,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了破茧成蝶。
志智双扶 激发内生动力
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是争取资金6.6万元,制定产业奖补办法,鼓励群众发展产业,营造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二是争取单位领导支持,联系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3.1万元,帮助7名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三是对“一约四会”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开展道德评议活动8次,表彰先进11人,帮助后进8人,推动了乡风文明的建设进程;四是开展“第一书记接访日”活动,宣传法律法规,讲解惠农政策,了解群众需求,协助调处矛盾纠纷42起,拉近了党群距离,为稳定工作夯实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除此之外,他还动员163人次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向121名群众宣传务工信息帮助93人实现了就业。努力不负有心人,在他与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风民风更淳朴了,村民更团结了,大家都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