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陕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 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zfbmnsxczj/2024-0301 | 公开责任部门: | 宁陕县财政局 |
公开日期: | 2024-10-18 15:00 | 成文日期: | 2024-10-18 15:00 |
发布文号: | 公开目录: | 政府财政决算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 有效 |
——2024年9月29日在宁陕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宁陕县财政局 柯小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5802万元,同比增加2.47%。财政总支出完成21575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29%,同比减少3.45%。四本预算决算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8354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1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4%,增长6.23%;上级补助收入15785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19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19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4727万元);调入资金5213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731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929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7400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80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95%,减少1.61%;上解上级支出256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431万元。
收支相抵,结余9534万元,为当年年末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需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5586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372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7%,同比增加6.52%;上级补助收入1050万元;转贷新增专项债券收入31898万元;调入资金799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188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55242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4774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91%,减少9.42%;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000万元,调出资金2500万元。
收支相抵,结余618万元,为当年年末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需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467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19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4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47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45%。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37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25%,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12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5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34%。本年收支结余893万元,加上累计结余8146万元,2023年末社保基金滚存结余9039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894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5万元,本年收入4万元,本年支出9万元,年终结转结余0万元。因我县国有企业数量少且处于亏损状态,不具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条件,经2023年4月9日宁陕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执行结果为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收支情况。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3年,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期初余额为14895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65475万元,专项债务83476万元。当期新增43629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11731万元,专项债券31898万元。当期还本871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3431万元,存量债务还本283万元,专项债务还本5000万元。截止2023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8386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3492万元,专项债务110374万元。未超过上级下达我县2023年政府债务限额195982万元(一般债务79984万元,专项债务115998万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
2023年,我县稳步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绩效目标全覆盖并公开。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编制率、公开率100%;二是绩效运行监控已纳入日常工作。常态化对财政资金安排的支出绩效进行动态跟踪监控、监督检查和纠偏处理。三是绩效评价稳步推进。80个部门(含镇)对2023年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了自评,选取了筒车湾镇、广货街镇、林业局3个部门的整体支出和全域旅游奖补项目、绿色工业专项资金项目、水库移民后扶持项目工程尾款3个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1235.48万元。四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通过整改、通报、评价结果公开、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等手段,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消减低效无效资金安排,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四、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总收总支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89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2.68%,同比增长8.07%,增收103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54万元,完成上划中省市收入2445万元。
1-6月,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1025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同比下降12.6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607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458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6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81%,同比下降14.4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我县取消“省管县”后,市级下达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任务同步下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0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0.95%,同比下降25.48%;非税收入134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92%,同比增长10.54%。
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60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3.04%,同比增长0.71%。超年初预算序时进度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上级专项资金到位27398万元,上半年上级专项资金实际到位47019万元,专项资金增加19621万元,故预算执行率较高。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6月,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0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9.3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4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2.56%,同比下降70.6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专项债券支出减少。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6月,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0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1.32%;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69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5.73%。
五、202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特点和财政主要工作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双过半”,可用财力同比增长。一是积极发挥财政在组织收入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财税协调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和分析经济形势,深入挖潜增效,确保应收尽收,上半年财政收支顺利实现“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目标。二是加大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补助力度,深入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准确把握项目重点,积极引导、鼓励部门精准谋项目、全力争项目,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本级财政压力,上半年争取到位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较上年同比增长。
(二)支出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领域得到优先保障。县财政千方百计组织收入、筹措资金,全力确保工资发放、机关运转、民生实事及重点支出需求。上半年涉及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769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 80%以上。一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安排1836万元用于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二是筹措资金化解遗留问题。在收支平衡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为体现政府诚信,维护稳定大局,县本级安排小水电拆除奖补资金4330万元,安排资金2900万元用于往年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安排资金300余万元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期间参保人员缴费退费。
(三)资金监管不断加强,财政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强化财政监督。对5个单位实施了财务收支、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健全评审机制,充实评审力量,评审建设项目86个,审减资金4743.13万元,审减率11.34%。三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了国有资产审批处置管理,处置国有资产8处,上缴国库资产处置资金748.73万元。
上半年,围绕县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强化预算管理,确保了收支预算的顺利执行,但仍然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支平衡压力大。地方可用财力减少与刚性支出增长较快的矛盾愈加突出,收支平衡面临巨大压力。二是可统筹调度资金有限,防范风险任务重。由于县财政可以统筹调度资金规模小,保障能力弱,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存收入来源不足风险、保障能力不足风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三是重点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巨大。如:丹宁高速、G210县城过境线、县医院迁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需求巨大。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级财政工作会议、县委十六届八次、九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增强抓落实的效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提高财政管理质效。在收入管理方面,密切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健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国有资源资产等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在支出管理方面,以兜牢“三保”为底线,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预算执行刚性,保证资金安全。在资产管理方面,健全制度体系,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想方设法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政府采购管理和招投标服务方面,全面落实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任务,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积极推行不见面电子化招标形式,持续做好远程异地评标、电子保函推广运用工作,积极探索开展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评定分离”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监管力度。
(二)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在资金安排上突出轻重缓急,严控一般性支出,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做到“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在资金管理上从资金申报、使用管理、信息公开等各个环节入手,规范流程管理,强化支付监控,加大监督力度。监督部门用好增发国债、特别国债、政府债券资金,加快项目推进和资金使用,放大政府投资带动效应。在资金绩效管理上,健全“花钱问效”机制,树立闭环管理理念,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绩效目标审核,在绩效监控中,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支持,对出现绩效目标有偏差的、预算执行率低的项目,及时分类预警、提醒项目单位对目标进行修正完善,督促进行整改,避免资金“躺着睡觉”“趴窝”的问题,强化绩效结果应用,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兜牢“三保”底线,全面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确保不出现财政运行风险。严防债务风险,严守债务限额,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强化债务管理,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建立健全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周期管理机制,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收益的政府投资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按照“谁举债、谁负责,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压实还本付息主体责任,按时还本付息,有效防范债券偿付风险。强化财会监督,持续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对各类资金管理从“重拨付”到“重监管”转变,加大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违法违规行为,让财经纪律“长牙带刺”。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