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作者:张伟 杨宁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10-23 00:00 【打印本页】
    团结拼搏铸辉煌,和谐奋进谱新章。10月23日上午,备受全县人民关注的宁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花园宾馆隆重召开。

    上午8时,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135名人民代表,带着全县人民的意愿和重托,豪情满怀地步入县花园宾馆主会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今天上午的花园宾馆会议厅内,鲜花争妍,绿叶凝翠,气氛庄严而热烈。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映衬着国徽,显得庄严肃穆。

    陈伦宝、吴永荣、邹成燕、郭珉、廖佑麟、汪时政、彭世成、陈迪生、郭达彦、邝贤君、刘彬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陈增强、齐致祥、唐新成、雷子霖、周宏、刘云、刘家华、吴大芒、陈佳斌、陈玖华、王正琰、叶庆春、杨坤成、李忠华、卢益建、胡耀鹏、黄泰蓉、邓耀勤、刘帮建、杨智琼、汪有元、柯小伟、胡德君、田桂东、陈述勇、黄开云、盛第福、彭晓刚、曹安康、瞿学成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8时30分,本次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汪时政宣布:宁陕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场内代表们全体起立,雄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

    代县长邹成燕代表宁陕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未来五年的形势和任务;三、今后五年工作重点;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报告中说, 过去五年,是我县不断战胜特大自然灾害,努力因灾图变,借势发展的五年;是探索创新,找到一条符合宁陕实际发展路子的五年;是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结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07年底,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8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1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7290元和183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4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2.7亿元。在县区综合考核中,除2003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外,其余年度均获得了一等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预计到2007年底,农业总产值完成3.14亿元,比2002年增长51.2%,年均增长8.6%。工业结构加快调整,规模企业实现突破。预计2007年底,工业总产值完成2.93亿元,年均增长21.6%。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来,实施重点项目30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比前五年累计投资增加4.8亿元。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大力推进县城“五个一”工程建设,县城面积由2002年的1.9平方公里增加到3.1平方公里。2006年被省政府评为“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树为“擦亮安康”先进典型。生态旅游高位起步,旅游经济初见成效。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和“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思路。五年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抗洪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应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宁陕建设不断加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依靠项目带动经济增长成为共识。二是抢抓机遇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团结拼搏的精神成为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四是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正在形成。

    邹成燕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战略,紧紧围绕依托“西安大都市,建设生态后花园”这条主线,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财政就是抓经济、抓环境就是抓投入”的经济工作思路,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年年有新起色、龙头企业年年有新突破、城乡建设年年有新变化、社会事业年年有新进步、人口素质年年有新提高,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期目标是: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1%左右,到2012年力争突破1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4:4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00万元,比2007年翻一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亿元。年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7左右。二是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干果、豆制品、食用菌和畜禽产品为主的绿色产品开发实现新的突破;六大景区及各种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六个旅游集镇功能逐步完善,规范的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矿产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规模效益更加明显;规划建设的13座电站投入运营。三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出境公路以高速路和国道为主,县乡公路以油路为主,乡村和重点景区以水泥路为主的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卫生、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四是特色城镇格局基本形成。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龙头,坚持“改建并举、突出特色、加强管理、打造精品”的思路,按照“一年五个一,五年大变样”的县城建设总体设想,把县城建成天蓝地绿、山水相融、灯明路畅、商兴人旺的精品县城。围绕旅游开发,重点抓好以210国道沿线、西汉高速公路沿线和旅游景区沿线集镇建设,努力形成环绕县城、依托省城、多点对接、众星拱月的小城镇建设格局。到2012年,力争县城、集镇和农村居住人口各占到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五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流域治理、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扎实推进,土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轨道。六是和谐宁陕建设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障体系初步完善,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显著提高,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七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150元以上,衣食住行条件显著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和3‰以内。

    邹成燕在报告中说: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按照外引上规模、内联增活力的思路,通过抓招商、抓骨干、抓提升的办法,依托特色资源,加快培育绿色矿产、绿色水电和绿色食品加工三大工业。三是强力推进旅游开发。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四是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五是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突出县城建设,加强集镇建设,抓好城镇管理。六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扎实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天然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七是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工作,大力发展文化、科技、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八是努力构建和谐宁陕。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扩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和规范信访工作,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宁陕”创建活动。

    邹成燕在报告中最后说:面对突破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落实型、廉洁型政府。

    出席政协宁陕县七届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在宁的省、市人大代表和县委、县级国家机关、各人民团体的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了大会。

    上午10时,步出会场的代表们个个情绪饱满,意气风发。代表们一致认为,代县长邹成燕所作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亲民、为民、爱民的作风,令人信服,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随后,各代表团分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