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要闻

宁陕绿色食品园建设"根深叶茂"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04-10-18 00:00 【打印本页】

    据陕西日报报道,宁陕依托气候、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西汉高速公路在建及运营后的巨大市场需求,把加速绿色食品园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9月底,已种植各类蔬菜1.4万亩,生产食用菌250余吨,林果产量将超过1200吨,畜禽总产近2000吨,全县生态农业完成增加值3500万元。 
           
    围绕建设西安绿色食品园的总体目标,宁陕把着力点放在果、菌、牧、菜的发展,按照区域和规模相统一的原则,以优化种养结构、提高产业管理为突破,做强做大绿色食品产业。该县果业以板栗、核桃干果为主,规模分别达到21万亩、5万亩,并大部分进入丰产期。今年春季,他们就组织村民开展大规模的清园管理,实施良种改造,将此纳入半年工作检查的重要内容,重点检查督促。在秋收之前,集中开展修枝施肥、病虫防治,使林果产业管理水平有效提高。遍布宁陕的板栗、核桃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预计产量将分别超过200吨、1000吨。

    食用菌是宁陕的传统产业,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新形势下,重点扶持环保型的“袋料”生产,目前已发展各类食用菌340万袋,产量达到258吨,实现产值680万元。广货街村民张富东利用棉籽壳、麸皮生产的白灵菇、杏包菇特色明显,收益可观,产品远销东南沿海,成为有名的“灵菇大王”。以“石沟模式”发展的地栽香菇,实施分散种植,客商集中贩运,直接与市场对接,不但让众多群众从中受益,还吸引外地商客在旬阳坝、城关等地投资发展,使老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蔬菜的迅速发展成为绿色食品园建设的亮点。宁陕从组织引导和发展扶持上给予了重点倾斜,利用世行和支农资金500余万元,抢抓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大军生活服务的时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当年净增面积近5000亩,其中高山无公害基地建设2000亩,创1.4万亩蔬菜种植的历史新纪录。城关、汤坪等地的绿色蔬菜成为本地居民的抢手货,旬阳坝等地的生态菜已进入西安、安康市场,随着产品种类和市场信息的丰富,宁陕蔬菜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食品园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
  
    在畜禽水产养殖上,山羊、生猪、土鸡为主的绿色畜牧发展迅猛,成为广大群众致富的当家产业。江口布尔山羊基地、广货街冷水鱼养殖、城关土鸡圈养等亮点纷现,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给,促动了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目前,全县冷水鱼养殖已超过1000平方米,规模达30万尾;大家畜饲养量超过7.5万头,养殖家禽总量19万只,肉类总产量近2000吨,同比增长1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