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体会

关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

作者:张 铭 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5-06-29 00:00 【打印本页】

关于文化品牌建设

    一、“文化”的概念

    研究文化品牌必须从文化说起,首先要明确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在古文中指文治和教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后又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说。很明显这里的文化就是指文治和教化。

    (二)现代汉语中,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导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个意义又称狭义文化。
    “文化”的另外几个义项:1、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运用文字的能力,语文知识。因之曰“学文化”、“文化水平”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具有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3、关于地域文化及单项指称如茶文化等,应含此方面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具有丰富的内涵。

    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面面观

    (一)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注重挖掘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究其原因,是因为地方文化品牌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质乃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从理论方面讲马列主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楚,这里勿用赘述。社会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必须以文化为底蕴。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地方文化品牌。换言之,地方文化品牌在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例证举不胜举,道理不证自明。

    (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的积极意义

    一个地方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品牌的挖掘和打造,其作用和意义重大。是值得称道的。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发展旅游产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地位,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业是低级阶段,也是难以发展壮大的。纵观各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凡是发展的好,能做强做大的,都有一个好的文化品牌。也就是说,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也是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

    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还能提高一个地方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中的一些问题

    1、打造文化品牌的泛文化现象

    称之为文化,就要有丰富的内涵,要符合“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起码要讲得通,说得过,符合基本逻辑常识。不能“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无论什么都冠以“文化”,甚或称之为“文化品牌”。这是“文化”的滥用,是一种泛文化现象。

    例如“鬼谷子文化”,是以人名命名的“文化”。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比比皆是,按其思想体系,对后世及整个社会的影响称之为伟人的为数也不少,诸如孔子、孟子、庄子、老子以至于近代马克思、列宁,其影响力何其大也,但均未称为××文化。释迦牟尼、耶酥对世界影响也很大,但称之为“宗教文化”而不是“释迦牟尼文化”。对鬼谷子其人其书历来颇有争议,传为战国纵横家之祖,苏秦、张仪师。但《鬼谷子》在《汉书》《艺文志》中不见著。《隋书》《经籍志》中,纵横家有晋朝皇甫谧注《鬼谷子》三卷,今本三卷二十一篇。但历来认为其“文颇奇诡,不类汉以前人所作”。退一万步,就说鬼谷子其人其文是真实的,那么也不过三卷二十一篇文章而已,又何能冠以“文化”呢?
再看“太极文化”。辞源称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图则是太极原理的图式,宋周敦颐兼采道家学说,有《太极图说》。旬阳县城、宁陕县汤坪镇渔湾等地,其地形地貌,鬼斧神工,两山环抱酷似太极图。注意,这里的称谓是“太极图”而不是“太极”。用“太极”命名“文化”有何内容,有何内涵,又有何意义呢?
类似以上,均系泛文化现象,上述两例,如果作为旅游景点的名称倒还是很不错的,如“天下第一奇谷——鬼谷”、“鬼斧神工太极图”。

    2、违背了借名人、名山、名地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的初衷。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发展旅游的功利主义目的讲,打造文化品牌,无非是借名人、名地、名山、名水,以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但如果所借之名并不出名,也就是说本身知名度并不高,无名可借,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打造一个文化品牌,连借名人名山名水之名的目的都达不到,品牌效应何在?又有多大意义和作用呢?

    3、借名人、名山、名水提高知名度,有时又非常牵强附会,且无积极意义,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如借反面人物之名,将历史上某某土匪,或影响很大罪大恶极的罪犯之名,也作为一个文化品牌,那就毫无意义了。当然,如果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名子,那到也是说得过去的。

    4、文化品牌及其内容的打造,要实则极实,要虚则极虚,不实不虚,则不伦不类。所谓实,即为学术和学问的研究,必须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根有据的。如史实,史书的记载、史籍的印证、文物考古的佐证。所谓虚,无论佛话、仙话、神话、鬼话,或者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者纯属虚构的杜撰都是可以的。如果非实非虚,一看就是不伦不类的胡编乱说,不但不能提高知名度,相反还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名声。


 

关于秦岭生态休闲文化

 

    一、概说

    1、秦岭的概念

    秦岭是中国名山,也是世界名山。那么秦岭到底在哪里,到底指哪里呢?秦岭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辞源解:秦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古籍中指山脉在陕西省境南的终南山,亦称太一山、南山。汉书曰秦地有南山。古籍中如《文选》班固《西都赋》注解,秦岭,南山也。

    辞海解:秦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中部。狭义的秦岭指陕西省境内一段。

    上述,秦岭的由来就是古时的南山、中南山、终南山等。

    那么南山又在哪里呢?辞源解: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南。《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陇以东,商 以西,厥壤肥饶”。

    关于终南山,辞源解:在陕西的西安市南,又称南山。古名中南山、地肺山、太一山,周南山,泛称秦岭秦山。

    唐柳宗元说:“中南居天之中,在都之南。国都在名山之下,名山随国威而远扬”。

    有研究者说,地理学上的秦岭之名,乃国外学者所定,而并非古人习用之名。细想起来,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宁陕与南山、中南山、终南山,或与秦岭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宁陕厅志》记山,即宁陕有哪些山,或者说哪些山是宁陕的山。《厅志》载:“山,太乙山即今之南五台,终南山,秦岭,九顶万华山。”

    《明史》记西安府,“长安倚治西偏,洪武三年四月建秦王府,北有龙首山,南有终南山,又有子午谷,谷中有关……”。这就是说,西安南边有终南山即秦岭,秦岭中有子午谷,而子午谷则贯穿宁陕境内,谷中有关则首先是关口(原五郎关),即宁陕县城所在地,还有腰岭关、高关、峡岭关、石羊关(石羊关现在长安境内,原属宁陕的辖地)等。

    上述史料及论述,主要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秦岭之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秦岭乃后代地理学上的命名。狭义的秦岭古时称南山、中南山、终南山等,位置在今西安之南。

    其二,狭义的秦岭与宁陕有悠久的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秦岭主要就是指宁陕版图所辖的范围(解放前后宁陕县辖地范围有所调整变化)。宁陕最能代表秦岭。

    2、宁陕代表秦岭的诸要素

    其一,前面已从历史渊源及地域、地理学的角度,说明狭义的秦岭,特指的秦岭主要指宁陕。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设厅之时,拨长安、石泉、镇安、洋县各山境设“宁陕厅”,主要就是把长安(今西安)南境的南山即秦岭划归一处。尽管解放前后宁陕县辖地范围有所调整变化,即把秦岭北坡划给了长安、户县,但宁陕仍然管辖着南山即秦岭的大部分土地。

    其二,宁陕版土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秦岭被誉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一座天然宝库,而宁陕最具代表性。宁陕版图面积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近90%。据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普查,宁陕境内有植物资源136科591属,1178种;主要树种60科,2432种;有动物资源20目,59科,117种。被称为四大国宝的,宁陕则有三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如果朱鹮放飞项目成功,则四大国宝齐矣。

    其三,从人文、精神财富方面,有大量的史籍、资料、作品,足可骄傲地冠以“文化”之名。仅以诗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