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发挥资源优势 做强板栗产业

作者:陈 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08-27 00:00 【打印本页】

 

——宁陕县板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自然优势,提出了建设绿色小康宁陕的奋斗目标。建设绿色小康宁陕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文化、绿色消费和绿色经济等各个层面,其中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绿色经济是建设绿色小康宁陕的核心内容。如何将传统产业进行“绿色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早日步入绿色经济小康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考察论证,确定了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地道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优势产业。现对我县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绿色食品板栗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认真分析了全县板栗发展前景。
    
   


    一、板栗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
   
    宁陕县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发展板栗,九十年代初进入突飞猛进时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发展板栗作为植树造林、山地开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生存、生态、生财的系统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曾下发《关于加快“栗菌桑”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并出台《关于开发治理“四荒”,发展林特生产的若干政策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宁陕县板栗、食用菌、蚕桑基地建设规划》。全县先后建成50亩以上的板栗基地741块,100亩以上的基地519块,500亩以上的基地30块,到1999年全县板栗建园面积达到21万亩,农民人均占有3.46亩板栗园,比规划的到上世纪末达到17万亩的发展目标提前超额4万亩。产生了一批百亩户、千亩村、万亩乡镇,产生了罗家沟股份合作板栗林场、校场板栗林场,涌现了一批城镇居民购买荒山使用权进行板栗开发的大户。从1998年以后板栗生产转入“稳定面积,改造野生,加强管理”阶段。2000年全县板栗产量达到1346吨,产值673万元,产量比1990年209吨增长6.44倍。2003年由于气候影响,板栗产量为828吨,产值364万元,板栗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9%,板栗给农民人均带来收入60元,为财政提供特产税29.08万元,占全县特产税46万元的63%。根据历年的统计报表数字,截止2002年我县板栗建园总面积为28.55万亩,农民人均已达4.7亩,本次调研以1999年的21万亩为基础数据。
   
    2、栗园管理
   
    全县板栗生产中“重建园、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调查,栗园管理较好的约占30%,如寨沟等部分管理较好的栗园平均亩产量已达到100斤以上;管理一般的约占30%;管理较差甚至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的约占40%。管理较好的栗园仅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补苗、嫁接。二是剪枝,但仅剪除干枯枝,未按栗树整形修枝的技术规范操作。三是清园,每亩花1个工在8月至9月板栗快成熟采收时清除杂草,以利收栗,对栗树生长及板栗产量不产生影响。四是施肥,一些栗农在2000年以前对栗树施化肥和叶面喷肥,由于效果无法对比显示,加之板栗比较效益低,近两年来很少有人给栗树施肥。这种原始的、缺乏科技要素的粗放型管理致使全县21万亩栗园有一半左右没有野生栗树长势好。
   
    3、现行效益
   
    我县21万亩栗园进入初果期约2万亩,仅占栗园面积的10%左右,2003年产栗828吨,其中野生板栗约占50%左右,平均亩产41.4斤,按统计口径亩产值91元(实际2003年市场价值每斤1.5至1.8元,亩产值62元)。栗农在栗园管理(补树、嫁接、剪枝、除草)上平均每亩投劳折算约40元。单从挂果栗园角度看,每亩约有20多元的收益,但是,把未挂果的栗园管理投入计算进去,产出效益远远低于投入。从管理效益上看,栗农户有10至20亩的栗园管理较好,30亩以上的大户管理较差。罗家沟股份合作板栗林场属于栗园管理较好的,他们采取“统一经营,分户管理”办法,董事会3年改选一次,凡股份达不到前5名的董事淘汰出局。他们象过去种粮一样经营栗园,1350亩栗园已有600亩进入初果期,2003年收栗1.5万斤,平均亩产25斤,实际亩产值37.5元。因此,我县多数栗农由于数年投资得不到效益回报,对发展板栗产业失去信心,对板栗生产感到前景无望,许多栗农在建园时拿出积蓄投入,现在积蓄花光,甚至负债,没有资金继续投入管理栗园,处于“弃之可惜,开发无力”的困境中。
   
    4、造成板栗生产效益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场价格因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发展的板栗都开始进入产果期,全国板栗产量2002年达到13万多吨,比1989年10.25万吨增长30%以上;陕西省板栗产量由1989年的3394吨增长到1.2万吨,由于板栗生产供大于求,板栗价格逐年下降,由九十年代初每斤4元至5元下降到现阶1.5元左右,我省板栗产业的态势是产量增加3.5倍,价格下降3倍。
   
    二是自然气候因素。板栗抗灾能力弱,自然气候对板栗产量起主导作用。2000年我县产板栗1346吨,是1990年的6.4倍,2001年因霜冻和干旱板栗产量下降到237吨,比1990年仅多28吨,2002、2003年连续两年的干旱和低温致使板栗产量都在820多吨,仅占2000年板栗产量的60%。
   
    三是科技因素。突出表现栗园管理上,经营粗放,栗树整形修枝达不到技术规范;3次清园只搞1次;扩盘施肥未进行;病虫害防治基本未开展,在经营管理上全县没有规范的标准园。由于科学技术未跟上,全县21万亩工程建园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四是投入因素。栗园管理普遍投入不足,我县栗园管理得好的年亩投劳折算40元左右,管理差的仅为收栗除一次草外基本没有投入。在农民的投入中,纳入退耕还林范畴的栗园投入较好,板栗生产有效益的栗农投入较好,而多数栗农则因建园时花光积蓄甚至举债,有的本身就是贫困户没有资金投入,有的因投入数年没有效益不愿投入。财政投入不足,从1998年以后,政府未对板栗产业进行专项投入,也没有板栗产业专项信贷政策,栗农就是想投入也缺乏资金扶持。
   
    五是服务因素。我县没有建立能够促使板栗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机构,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多数栗农不会,致使我县栗园病害严重,据调查,约有4万多亩栗园染上被称之为“板栗非典”的栗疫,如不及时根治,再有5年我县21万亩栗园将所剩无几。
   
    二、发展板栗产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板栗是自然界植物优胜劣汰的决择。栗树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0至14℃,年降水量600至1400毫米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我县土壤PH值平均为6.8,属中性偏酸,关口地区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量899.1毫米,均处板栗生长的最适条件中间,而且全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约有野生板栗2000万株,50万亩,可改造利用的1200万株,30万亩。发展板栗遵循自然界植物生长规律,符合建设绿色小康县实际。
   
    2、发展板栗就是充分发挥惠及我县大多数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资源。全县14个乡镇约11000户农户建栗园21万亩,已超过粮食种植面积,覆盖了全县60%以上的农户,无论是栗园面积还是建园农户都已形成主导产业的基础优势。而且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只有板栗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继续抓好板栗产业,就能使全县60%的农户具有增加收入的产业项目。据资料介绍,科学管理好的栗园平均亩产控制在250至300公斤。我县立地条件差,栗园大多是25°以上的退耕地和荒山,保水抗旱抗自然灾害能力低,但只要管理跟上去了,进入盛果期的栗园平均亩产达到250至300市斤是完全可能的。就是把平均亩产提高到150斤,总产可达1.5万吨,按每斤1.5元计算,就有4700万元产值,农民人均收入770多元,如果能把平均亩产提高到200斤,总产可达2.1万吨,产值达到63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000元。尽管板栗有丰年、欠年之分,如果栗园管理跟上去了,就能将欠收年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丰年多收,欠年少收,年年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3、发展板栗是数十年来历届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理性选择。从我县气候土壤条件、优势资源、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趋势来看,板栗产业已被广大干部群众认同,是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符合宁陕实际的绿色产业。即使按1999年的21万亩估算,全县栗园已构成4亿多元的资产,继续抓好板栗产业,就能使这4亿多元的再生性资源发挥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板栗产业的发展应放在适度的位置。一是板栗产量受自然气候影响明显,而且丰年少欠年多是人力不可战胜的困素;二是板栗产业是投资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的产业项目,农户单纯依靠板栗是不能脱贫致富进入小康社会的;三是栗疫防治对板栗产业的影响;四是市场因素,由于我县板栗品种杂而不优,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龙头企业,贮藏是一个难题,没有加工增值,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价格低而不稳。鉴于上述因素,我县应把板栗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