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学期开学时,孩子们像是一群快乐的鸟儿,陆续到校报名。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教师刘俊也喜在眉头笑在心,和学生们在一起永远是他最大的快乐。1994年毕业于安康师范学校的他,先是在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任教,由于教学能力突出,一步步被选调到蒲河九年制学校、城关初级中学。从小学到初中,从乡下到城里,15年来,刘俊的工作环境在变化,面对的学生不一样,但始终不变却是他那颗深爱学生的心。他说,如果不爱学生,就当不好老师。
熟悉刘俊的人,对他的评价几乎是众口一词:负责、细致、有耐心。正是缘于此,他工作15年有14年时间都在当班主任。蒲河九年制学校的初中学生大多都是寄宿生,学生们的家也都比较远。周末学生们回家后,他检查宿舍门是否锁好的时候,总要去摸摸被子潮不潮,天气好的话他会组织不回家的学生把所有学生床上的被子一一的扛出去晒;当学生们返校时,松软的被子散发着太阳的味道,用手摸暖烘烘的,浑身涌动着幸福的暖流。在学生眼里,他更像是一位父亲,值得信赖和依靠。周末从家里带的钱怕丢了,刘俊给他们当起义务“管家”;有学生钱用完了,虽然他也不宽裕,一十、二十直管取,就像在家里一样方便。学生还钱时,很多时候他都记不起什么时候借的了。
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刘俊都了如指掌。有人说他“视学生如己出”,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有学生病了,他骑摩托车送到医院治疗,有时候还得自己掏钱;有寄宿生周末没回家,他把他们叫到自己宿舍看电视,改善生活;有学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他想办法帮他们解决;有学生发生思想波动,他与他们谈心交流,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的疙瘩。去年,刘俊班上有个女同学,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他到家里做思想工作,带头给学生捐款,让那位学生重返了校园。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却总是带给学生种种感动。关爱并不等于娇惯,他爱学生,但并不是放手不管。他坚信身教胜于言传,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举手投足。有同学迷上了上网,他从网吧把他找回来,他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远离网吧。他用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生,正是这“身体力行”的态度让一些“问题”学生在他面前感到惭愧,由此而改变。
“只有自己奉献,才能成就学生”,刘俊不仅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且还落实到行动上。他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两个班的数学课,工作量原本就不小。周末时,还义务给一些主动要求补课的学生补课,而自己上学前班的儿子却只能独自在宿舍玩耍。不懈努力、无私奉献使得他获得了许多的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胜奖,2008年被宁陕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学生,总是无私无畏地付出,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洗涤心灵。而在刘俊看来,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有学生传来参加工作或考上大学的喜讯传来。
其实,刘俊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一些平凡的小事,但他是千百个山区教师中一员,正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无言的大爱,才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未来。他们就像一盏盏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照亮、指引学生前程的同时,也温暖着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