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是21世纪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名片。山水风光和生物种群是宁陕独有的资源特色,也是宁陕最大的优势。只有认清优势、分析利弊、研究对策,才能加快发展,打造好宁陕生态旅游这张名片和王牌,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宁陕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
宁陕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具有生态资源丰富 、 区位交通便捷、 客源市场稳定 、开发成本较底等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态状况决定了发展生态旅游这个主题。生态旅游,说到底是以生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对象的新型产业。宁陕境内,构造复杂的山地结构和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还有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植被,以及自然形成的动物生态王国,造就了峰恋叠嶂的山景,绚丽多姿的林景,多姿多彩的水景和变幻莫测的天象等大自然奇特旅游景观。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
第二 ,良好的生态植被造就了理想的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宁陕处于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是长江、黄河的天然分水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在全县3678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森林覆盖率高达86%,这是很多地方都望尘莫及、无法比拟的。因此,宁陕又被称之为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植被种类丰富,有种子植物136科,1178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如红豆杉、银杏、秦岭冷杉等。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
第三,优越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稀有的动物王国。这里是我国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天然分界,因而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许多珍稀物种的唯一或重要栖息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有鸟类13目、36科、120种,兽类7目,23科,59种。其中被列为四大国宝的大 熊 猫 、金丝猴 、羚牛 、朱鹮 ,均栖息在宁陕的莽莽丛林之中,构成了一幅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第四,便捷的交通成为生态旅游者的首选。宁陕北靠陕西省府西安市,南接本区安康市,东西分别与汉中市和商州市接壤,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210国道改造升级和西汉公路建成后投入使用,宁陕县城距省府西安仅120余公里,离西安最近的旅游景点,如七亩坪、朝阳沟等仅需30分钟或一个小时。境内公路四通八达,除高速公路和国道外,已修县、乡、村级公路近1000公里,宁陕与外部的精彩世界联为一体,已融入周边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
第五,水力资源丰富位居全省之冠。境内沟壑纵横、飞瀑流泉,山山水水聚集了丰富的水资源。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多达120多条,形成了长安河、汶水河、 蒲河 、池河 、洵河五大水系。为发展水上游乐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所有这些,足以弥补宁陕农业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工业生产先天不足,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等缺陷。充分利用和大力开发这些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兴办旅游产业必然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 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面对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和西汉高速公路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 “生态立县、旅游富县”战略,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以“打造秦岭生态乐园,建设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按照“依托大集团、规划 高起点 、建设大手笔”的思路,制定了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发展方向。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县城周边的城隍庙 、老姆台等历史人文景点呈现出勃勃生机。十八丈瀑布,平河梁林海、草甸等一批自然风光景区,经过近年来的修葺和建设,已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上坝河森林公园、 朝阳沟休闲度假风景区、 蒿沟山地度假风景区、 渔湾太极真图农业观光游览区、 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景区,有的正在积极筹备,有的正在建设之中,有的已投入试运营,有的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宁陕生态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到宁陕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从近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情况看,县外游客剧增,特别是西安游客纷至沓来,接待能力有限的县城和旅游景点连续爆满,农家乐生意红火,经济收入逐年攀升,2004年接待游客不足 2万人次,2005年仅“五一”黄金周就有2万人次以上,全年游客达4.8万人次,创综合收入960万元,2006年仅黄金周游客达3.2万人次,1-6月合计游客4.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840万元。这对县域经济社会产生了多元拉动效应,显示出我县生态旅游良好的开发前景。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发展活力不断提高,旅游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宁陕必将成为“陕西生态旅游重点区域”和“秦岭旅游最佳目的地 ”。
三、 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环境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全民抓旅游的意识还不够强,部分部门和单位及个人为了各自利益而配合不利,旅游投资环境还不够十分宽松。四、 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升认识。面对众多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宁陕没有退路,更没有其他选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新的机遇观、开放观市场观,牢固树立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思想和“农业围绕旅游调结构 ,工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增效益,基础设施围绕旅游上项目,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出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管理服务围绕旅游上水平、社会围绕旅游聚合力 ”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 、 精品景区 、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重点,做好“吃、住、行、游、娱、 购 ”六篇文章,着力打造秦岭森林休闲旅游品牌,把宁陕建成集自然精粹于一身,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科学考察和康娱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其他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探索出一条“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一业为主、各业共赢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使生态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我县各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资源和环境两大优势,按照“做大产业规模、提升生产标准、培育龙头企业 、开拓产品市场”的总体思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狠抓绿色食品、山地药材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加紧建立市场营销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多元投入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绿色产品”到“绿色品牌”的升级转换,使全县以绿色种养和绿色品牌建设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更大的突破和更快的发展。
(二)正本清源、走出误区。生态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一个综合概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型产业。其基本涵义和要求是,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和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和享受自然及文化;要求在保护森林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们游玩揽胜、寻幽探险、避暑休闲等消费需求。开发伊始,就要强化保护意识,大力保护生物、森林、土地、矿产、水力等生态资源,以便形成更稳定的环境,聚集更丰富的物种,塑造更秀美的景观,创造更丰厚的价值,促进更持续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到有自然风光的地方去玩耍”,或者“就是对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这些片面的认识都将给生态旅游的正确发展带来影响。要尽快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才能确保实践中不出偏差。那种任其自然、盲目发展和只为眼前利益,掠夺式开发模式,必须坚决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