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文化

不断探索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思路

作者:柯小平 冯承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5-19 00:00 【打印本页】

不断探索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思路

宁陕县交通局  柯小平  冯承富

(二00七年五月)


  宁陕县地外秦岭南麓,北与西安市接壤,东部与柞水、镇安两县相邻,南与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相连,西边与汉中市佛坪县相望。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98      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大人稀,地质构造复杂,沟壑纵横的山区县。全县一无水路码头,二无铁路过境,三无机场航运,公路是全县人民耐已生存,对外贸易交流是唯一的现代运输方式。

  宁陕县的地方公路是全县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建设和促进和谐宁陕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全县“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山地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建设和“三建设开发”的迫切要求。认真分析宁陕的基本县情,确定符合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奋斗目标,抢抓省市加快公路建设的大好历史机遇,着力解决好公路建设中存在问题,不断探索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思路,奋力实现宁陕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坚巨的任务。

  宁陕是安康市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宁陕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全县“三建设一开发”建设速度的快慢。近年来,我县的交通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奋力实现了宁陕交通史上的新突破。


    “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县公路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加快公路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了加快交通发展、突出抓好农村通村水泥路建设的重大决策,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创新思路,克难攻坚,扎实苦干,奋力实现了我县公路建设史上的新跨越。

    通村水泥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搞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公路等级低下,路况差,晴通雨阻,人民群众通行难的问题,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横下一条心,把打胜打好通村水泥路建设作为当年的硬仗来打,做到了局主要领导负总责,以身作则亲自抓,各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具体抓。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按时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的77.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铺筑任务,解决了18 个行政村1.5 人的行路难的问题,受到了受益区域村民的普遍称赞。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上至县、乡镇各级领导、工程技术员,下至村组群众,都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通行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由于我县山大沟深,路况基础差,铺路材料供应难,施工环境非常恶劣,且每条水泥路战线长,全县77.5公里长的水泥路施工作业分布在7个乡镇9条线路上。最长的路线分别是广货街镇蒿沟村16公里。其余还有4条水泥路都在10公里以上。在建设过程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建设资金短缺,水泥供应紧张等诸多因素,县局及县、乡镇、村农户,层层分解任务,夯实责任,严明奖惩。县交通局作为公路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在搞好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大合唱的基础上,从局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到全体工作人员,都分片包干,奋战在第一线,现场指导,现场监督检查,现场排忧解难。大家抢晴天,战雨天,节假日坚守岗位不间断,通过几个月的顽强拼搏和艰苦努力,一举夺取了全县通村水泥路全面胜利,受到了市交通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得到受益村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农村通村水泥路建设的率先发展,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亮点和助推器。

    关铁油路工程起步良好,进展顺利。关铁油路工程是市局下达我县近两年的重点工程,该项工程总长49公里,分成两个施工队承包建设。此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规划设计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计划下达晚,资金到位迟等诸多困难,第一个施工队承建的从县城—石沟梁共计20公里,通过去年和今春的精心组织施工,已完成涵洞140道,路基处理20公里全部完成,浆砌挡墙9585.6方,铺设水稳基层20公里,完成投资680万元。今年“五.一”已正式铺设沥青路面,目前进展顺利。第二个施工队承建的石沟梁—太山庙乡的长坪桥头共度29公里,已于四月上旬对外招标,4月中旬施工队已进入施工地施工,市县两级工程监理人员已入驻现场监督工程质量。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便民桥工程进度快。由于我县连续遭受“6.9”、“8.29”两次特大洪灾的袭击,公路桥涵损失严重。为加快恢复进度,局里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分年度突出重点进行恢复重建。一是当年新修马儿沟、里槽沟、小竹山沟、中沟等四座石拱公路桥;二是修建了20座铁索桥,有效及时的解决了车辆过水难,村民过河难的问题。

    通达工程成效显著。经过精心组织,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当年顺利完成了五个村的新修公路任务,即:龙王镇火镰砭至界牌17公里;皇冠镇兴隆至迎春公路9公里;城关镇青公路3公里;筒车湾桅杆坝村5公里;太山庙龙凤村5公里。几条公路的按期顺利完工,为今年铺筑通村水泥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五级客运站建设如火如荼。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上级投入资金20万元,修建了四亩地镇五级客运站,为今年再建乡镇客运站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

    公路养管工作迈出新步伐。一是全面完成全年养管任务,确定县乡公路畅通率达95%;二是全县公路年均好路率为79%以上,养护质量稳步上升;三是采备养护规格料计划下达5674立方米,实际完成7819立方米,其中机制碎石1-2cm料2690立方米;四是完成“五个一”工程11处,计290.3立方米;五是巩固文明路91.65公里,巩固文明道班6个;六是行政执法无“三乱”问题。全年执法工作中未有“三乱”问题发生。

    公路运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县运输管理所突出抓了职工队伍建设,坚持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热情服务,依法治运,实现责、权、利挂钩,运管费完成19.24万元,摩养费完成9.389万元,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全年工作任务。加强了对县城二级客运站的管理,取缔了二级客运站前水果滩,消除了不安全隐患。对客运班车司乘的员进行了严格管理,杜绝了超速和无证驾驶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县内客运班车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三乱”现象,受到全县社会各界的好评。

    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收到良好效果。在全局上下深入开展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党章和各项交通法规活动。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二届七次会上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在全局广泛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先创优评标树模各项竞赛活动,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统一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激发大家的工作活力,创造性的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局上下呈现出了人人思干,个个争创一 流的可喜局面, 2006年我局各项目标责任考核荣获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县公路站顺利实现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荣获市县表彰。
  
  回顾“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之所以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目标任务夯的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了县长、局长、乡镇长、村长四长责任制,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了首问负责,不打折扣。县交通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从局主要领导到班子成员都处处以身作则,一马当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常奔波在各条施工现场第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各种凝难问题,确保任务的完成;二是夯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推行了重奖严惩,当年对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先进集体及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阶段完成任务滞后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以此弘扬先进,激励鞭策落后;三是严把质量关,在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局里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吃住在工地现场,严把质量关,自始至终按照路面基础要实、路面宽度要够、路两边水沟要畅、水泥标号要足、路层表面要平、两边线型要直的六要素的要求,把好技术质量关,从而使全县9条线路77.5公里的新铺筑的水泥路顺利验收合格,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计划。

  第二,科学规划,创新思路,及早动手,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宁陕山大人稀,公路交通发展的基础薄弱,要加快全县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坚持搞好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建设思路,克服盲目的一轰而上,不重质量,草帅上阵的劳民伤财的做法,近年来我县在抓公路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到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促进共同发展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为实现全县大交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搞好通村水泥路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有效措施。在去年的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坚持把通村水泥路建设作为全年公路建设的重头戏来唱,坚持把重点乡镇,重点线路作为样板示范公路的惠民工程来抓,起到了抓一线,带一片的典型引导作用,真正让老百姓看的见,真受益。所有通村水泥路的受益群众都喜气洋洋发自内心的说:“多年的梦想,今日变成真,都是托党和政府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