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秦岭休闲文化”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名片,成为西安休闲的向往之地,但也由于秦岭大山的阻隔,使广大的西安旅游者望而生叹,给人留下无限遗憾。西汉高速公路的贯通,将宁陕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将原生态美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产品流通创造了十分优越的交通条件。
一、借西汉高速通车扩大对外宣传
秦岭在中国地貌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陕可谓秦岭风光的荟萃地,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无数的史迹奇观,众多数的旅游景点成为生态旅游佳境。但因大山的阻隔而成为“身处深闺”无人问津。西汉高速路的开通为深处大山的宁陕旅游推向外界搭建了平台,我们就要抢抓西汉高速路的开通的时机大量宣传宁陕,让人们知道“西汉高速”的同时了解宁陕。
生态旅游是人类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鉴赏自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满足人们游玩揽胜、寻幽探险、避暑休闲等消费需求。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的定位是以自然为依托,树立“有所为在所不为”的思想,并非在景点建设好之后再去宣传,人为景点是吸引游客的一个方面,但原始的生态景观更是大都市人们向往之地,如:周至老县城并未建设,但因宣传到位,游客去的相当多,西藏的林芝地区及云南的杉树坪也未有新的建筑,去的游客络绎不绝。作为我们更要突出“秦岭深山”、“深山老林”、“神秘之地”这些特点吸引广大旅客。
旅游的关键是要让游客来到宁陕,所以要面向西安、面向中国,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宁陕。就当前我县的宣传态势,我认为通过适时举办节庆活动,制作精美画册、拍摄专题片、新闻片,联络新闻媒体和引进影视剧团等形式宣传宁陕外,还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那就是:叫响一组口号,办好一个网页,打出一批牌子。叫响一组口号,那就是围绕“休闲度假”来确定一组宣传口号。如:“观人文景点去西安,赏生态美景来宁陕”,“休闲探秘何外去,秦岭深山五郎关”等,通过短小易记的口号,给外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办好一个网页就是要建立“宁陕旅游网络”,并与“陕西旅游网”、“中国旅游网”及有关大旅游公司的网络联网,增大点击率。打出一出牌子就是在西安、安康等城市的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旅游重点区域做一批宣传宁陕的自然风光、生态文明宣传牌,吸引游客。
要整合宣传资源,集中全县各部门的宣传费用作大旅游宣传,多宣传对宁陕的旅游开发有利的东西,如:我县制作的《羚牛下山之迷》对宁陕宣传旅游开发很有意义,我认为这些宣传更要从以下几点深入:一是宁陕位于秦岭深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是一个神秘之地吸引来秦岭探险观光者;二是近年来野生动物(羚牛)数量增多,导致分群,并介绍羚牛是通过争斗来产生统治者,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吸引对动物好奇的旅客。三是群众的保护意识增加,没有伤害下山独牛,其结论是:宁陕生态好,动物多,羚牛下山是人们爱护动物,所以羚牛数量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通过宣传,形成声势、扩大影响、聚集人才、增加客源,提高我县生态旅游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旅游中的占有份额,真正使生态旅游产业撑起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二、以旅游促乡村发展,以乡村开发带旅游开发
宁陕的旅游定格为“秦岭生态休闲旅游”,这是明智之举,也是必然选择。宁陕生态旅游从一定程上可以说是以乡村为主的。所以就要做好生态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西汉高速路通车后,大量游客的进入我们不但要考虑在宁陕的“吃住行”更要考虑“娱、购、游”。
(一)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旅游设施开发。
我县打造的是“秦岭休闲文化”品牌,这就表明了农村是旅游开发的主体,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围绕旅游来规划,要根据农户居住分散、住房依势新势的特点,根据群众意愿,在建筑风格中充分体现农居特色,建筑以改造为主,绿化要体现地方特色,以乡土优良树种为主,形成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的景观。根据规划形成具有显明特点的山区农家,让游客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建成樱桃庄、桃花园、柳林,兰溪等,在让游客吃、住的同时,可投入到劳动的快乐之中,可进行采摘,离开时可购上产品,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及旅游开发中得到最大实惠。
(二)结合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宁陕的森林资源得天独厚、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丰富的森林观赏植物,食物,药材,还有千奇百怪的石头,这是宁陕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产品的基础,这也是最容易出特色旅游产品的地方。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创新新思维,与时俱进,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目前我认为在遵循易开发,又再生,即环保的基础上进行,着重开发植物资源和奇石。在开发中做到人无我有,在“土、野、新、奇”上下功夫。土就是要充分体现是土产,在开发的森林食品中要体现土字,包括生产工艺和产品,满足游客反朴归真之心。如用原始的石磨做豆磨;人工生产的草鞋。野就是充分体现野生,开发的绿色食品及药材分为几个档次,不同档次不同价格,如板栗、天麻分为野生、半野生、人工栽培几个档次,并由相关部门认证,不同类别不同价格。新就是让游客耳目一新,如:塑封各种树叶、松木球果、昆虫标本等,用竹编包装即有原始美之惑,又有现代气息,让游客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奇就是人无我有,如开发兰花花卉、红豆杉盆景及其它秦岭树种的盆景,展现秦岭奇石、深山根艺。总之要形成具有纪念性、艺术性、收藏性、实用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秩序商品。 通过对旅游产品开发和利用,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真正形成一业带多业、多业促一业。
三、开发与保护协调,促旅游长远发展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发展生态旅游基础,游客是冲着我们的优良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而来,他们是来体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会使我县的旅游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保护旅游资源同等位置看待,要把旅游及产业开发同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资源相结合,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发旅游场所时要做到保护为先的原则,强化保护意识,有序的开发利用,以便形成更稳定的环境,聚集更丰富的物种,塑造更秀美的景观,创建更丰富的价值,促进更持续的发展。
在规划时,要一棵大树、一块石头都要保护好,开发旅游产品时要保护性利用,如开发兰花、红豆杉时要保护种源,人们培育的才可出售。要保护好我县的古老建筑,当我们提到宁陕的居民时,往往认为没有特色,但实际中是有的。如新场的郑家院子,皇冠的花房子,南京坪的丁家祠堂,四亩地的老房子,黄金的老祠堂等,这些是处于文物与非文物之间的东西,我们要严加保护,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可进行建筑平移或复制,新建的包括:宅院、祠堂、庙宇等,形成一个大的景点。
四、做好首次接待,力争一炮打响。
西汉高速使宁陕与西安和汉中等大中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这就使我县的旅游特点更能体现度假休闲,这也就定性我们的客源是吸引西安的“回头客”, 高速公路通车时可能大量游客进入宁陕,会导致“吃、住、行”的不便,所以要提前准备,做出“预案”,让来客“吃得好,住得安,行得快”,这样才能让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展现在人们面前,不能因首次的接待而让宁陕在旅客的心中打“折扣”。服务行业特别是宾馆、农家乐为主的住宿、餐饮行业,要为生态旅游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让游客看着“舒心”、吃了“放心”,避免“宰客”现象发生,影响旅游环境。管理部门要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建立优良秩序,严厉打击“宰客”、“ 欺 客”的行为,要树立“少一个服务者事小,砸宁陕旅游牌子事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要鼓励一部分机关干部和城区群众开办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充分利用特色环境、开办家庭宾馆、特色农店,并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对现有空闲设施通过资金置换的办法,形成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宾馆,形成不同档次、不同价位、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服务体系,以不同层次的体系满足不同游客需要。(宁陕县林业局 刘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