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宁陕是典型的山区县,如何使宁陕新农村绿化体现山区特色又能表现强烈现代化气息是新农村绿化建设重点,也是旅游开发的关键。
一、山区新农村的绿化要做好两个结合
1、绿化要与山区特色结合
山区新农村的绿化不同于平原地区新农村绿化,更不同于城市绿化,山区绿化最重要的是根据山区村庄骨架大,农户居住分散,住房依势就势,依山旁水,山上树木多,住地绿化少,开门见山之特点,以人居环境为重点,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框架,以自然院落为单位,充分衬托出山区大背景,体现山区景观和田园风光,形成不同的山区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旅游环境。
在规划设计时要从环境与空间的整体出发,统筹布局绿化空间,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整体性,塑造富有当地特色的绿化景观。这就要求从总体规划到细部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要与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山,水,田,园,路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借自然环境的景观条件与自然要素,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与自然山水环境之间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
在建设中要以民建因势因型结合生态旅游进行绿化,根据规划形成具有显明特点的山区农家,让游客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建成樱桃庄、桃花园、柳林,兰溪等,充分体现不同格式。吸引并满足游客的好奇和需要, 在让游客吃、住的同时,可投入到劳动的快乐之中,可进行采摘,离开时可购上产品,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及旅游开发中得到最大实惠。
2、绿化与群众意愿结合
绿化是群众生活空间的美化,其目的就是要生活的更舒适,所以绿化要与付合群众的种植习惯和农户意愿,要将群众的原始审美观与现代美结合起来,只有群众认同了,才能充分调动其绿化美化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发展生态经济效益型林种,充分利用院落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如采用大樱桃,油桃,黑李等经济果树;红豆杉,火棘,粗匪,乌柿、兰花、腊梅、等苗木花卉,即可绿化美化又可做为旅游产品销售。
在具体实施中,坚持农民投劳为主,政府适当资助为辅。农村植树涉及到所植树木的归属和利用问题,因此要坚持“谁的地盘谁绿化”和“谁造谁有”的原则,鼓励动员户主,在统一规划下,以公民义务植树的形式,投劳投资,进行栽植和管护。绿化时动员各家农户派人参生产和管理等活动,提高村民的绿化环保意识。
二、山区新农村绿化要注意的原则
1、 绿化要以乡土优良树种为主
树种选择要以绿化效果好、经济效益较高的乡土树种为主,把当地乡土优良树种和引进优良树种结合起来,要优先用代表地方特点的风景树种、经济树种和绿化树种,体现不同的绿化风格。做到适地适树,搭配灌木、花卉,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绿化格局,体现地方特色。农村现有的绿化树种很多,应选择绿量大、寿命长、有姿色、抗病虫、易管理、深受农户欢迎的乡土树种。既可观叶,又可观果;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招引昆虫、鸟类。农村绿化引进树木要慎重,不要因树种选择不当,影响绿化效果,造成劳民伤财。
2、 绿化要合理布局
新农村的绿化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场所不同选植树种都有不同的要求。公共场所的绿化。应选栽绿量大、寿命长、冠径大的树种,以便形成绿色骨架,辅栽灌木植物,逐步形成错落有序的景观。溪河水边的绿化可选植耐湿树种,道路两旁选植遮荫的行道树种,田路道应栽植冠径小,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树木。村庄及庭院四周的绿化。选植树种应根据栽树地点的空间而定,考虑既有经济收入,又能营造宜人居环境的树种。
三、山区新农村绿化注意问题
1、新农村的绿化不是去老植新。
要保留利用原地树木为主,新造补缺。新农村示范点的绿化主要应以填补林中空地和空缺为主、村庄四周、道路、水旁的原有树木应尽力保留,不能轻易砍除。要依据农村特点,走有农村特色的绿化道路。
2、建设草坪,色块的绿化要慎重。
由于现阶段农村的资金和技术能力都尚缺乏,绿地建设应走以树木为主,灌木为辅的绿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不排除西欧绿化模式,因此要把握全局,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总之:我县新农村的绿化在体现我县特色,符全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乡土优良树种为主,以树木为主,灌木为辅的绿化模式。使绿化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现锦上添花。
(宁陕县林业局)